原发性恶性骨肿瘤X线的诊断要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X线的诊断要点 黑龙江省依兰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4800 【关键词】骨肿瘤;X线;诊断 1 骨肉瘤 1.1 X线诊断要点 1.1.1 瘤骨是肿瘤细胞形成的骨组织,瘤骨的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针状:多与骨皮质呈垂直状或放射状,大小不一,位于骨外软组织肿块内。 棉絮状:密度较低,边缘模糊,分化较差。 斑块状:密度较高,边界清,分化较好。 1.1.2 骨质破坏早期,骨皮质表现为筛孔状和虫蚀状骨质破坏;骨松质表现为斑片状骨rsquo;质破坏。晚期,破坏区互相融合,形成大片状骨质缺损。 1.1.3 骨膜增生骨肉瘤可引起各种形态的骨膜新生骨和codman三角。 1.1.4 软组织肿块境界多不清楚,密度不均,可含有数量小等的瘤骨,肿块多呈圆形或半圆形。 1.2 临床联系 本病为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多见于男性,好发年龄11—20岁,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易发生肺转移。疼痛、面部肿胀和运动障碍为三大症状。 2 软骨肉瘤 2.1 X线诊断要点 主要为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和肿瘤钙化。 中心型 呈溶骨性破坏,边缘不清,邻近骨皮质可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变薄,骨皮质或骨性包壳可被破坏而形成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可见数量小等、分布不均、疏密不一或密集成堆或稀疏散在的钙化影。钙化表现为密度不均、边缘清晰或模糊的环形、半环形或沙砾样。 周围型 多由骨软骨瘤恶变而来,表现为软骨帽小规则增厚变大,边缘模糊,并形成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其内出现不同形状的钙化影。 2.2 临床联系 本病发病仅次于骨肉瘤,多见于男性,以股骨和胫骨最为常见,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肿胀,并形成质地较坚硬的肿块。 3 骨纤维肉瘤 3.1 X线诊断要点 中央型边缘模糊的溶骨性破坏,周围呈筛孔样改变,一般无骨膜反应,无反应性骨硬化。 周围型表现为股旁软组织肿块和邻近部位的骨皮质毛糙、压迫性缺损或虫蚀样破坏,亦可穿破皮质侵人骨髓腔。 3.2 临床联系 本病多见于20—40岁男性,好发于四肢长骨干股后端或骨干,主要表现有局部疼痛和肿胀,可有病理性骨折。 4 滑膜肉瘤 4.1 X线诊断要点 关节附近或跨越关节软组织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肿块,密度均匀,边缘光整,与周围软组织分界清楚。 瘤内出现点状、条状、斑片状、弧状钙化。 跨越关节侵犯数骨的骨质破坏,常为鼠咬状或囊状骨质破坏,病变区可有斑点状钙化。弥漫性迅速生长者,可有大片溶骨性破坏,表现为干骺端骨质破坏、消失。 肿块附近可有骨膜反应,形态不一,可呈葱皮样、放射状或不规则状,但较少见。 4.2 临床联系 本病高发年龄为20—30岁,好发于膝、肘部位,主要表现为肿块和疼痛。在X线平片上表现不典型者,动脉造影更有诊断价值。 5 骨肉痛 5.1 X线诊断要点 根据X线上不同表现,可分为4型。 硬化型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瘤体致密浓的,边缘清晰,可有短毛刺,瘤体大部分紧贴骨皮质,与骨皮质问有较小的缝隙,邻近骨皮质多不受侵,呈分叶状者,可见分叶透亮间隙。软组织被推移位。 发团型 肿瘤呈圆形,大部致密瘤骨表现为顺向的梳发样,边缘早不连续之壳状,基底部密度较高,形成较典型的发团状,此为肿瘤主体。其余瘤骨少而不规则,钙化较多,肿瘤与骨皮质关系较密切,可压迫侵及骨皮质,软组织被推爪移位。 骨块犁肿块呈长形或肾形,大小不一,边缘整齐清楚,孤立于骨皮质之外,纵轴与骨干纵轴平行,肿瘤与骨皮质问可有明显问隙,有的骨块有蒂与骨相连,其余部分完全小与骨相连。瘤内密度不均匀,可有钙化。 混合型 为上述各型的混合表现,但均不典型。瘤骨、瘤软骨分布不均,围绕骨生长,骨皮质甚至骨髓腔均可受侵,瘤内可见不规则钙化,可有骨膜反应,软组织肿胀明显。 5.2 临床联系 本病高发于30—40岁,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尤其骨干下端胭窝部。症状轻微,局部有无痛性、同定性肿块,质地硬。晚期可有疼痛。 6 尤因肉瘤 6.1 X线诊断要点 病变区有大小不一的斑片状骨质破坏,周围骨皮质呈虫蚀样破坏。骨膜反应可呈葱皮样,随肿瘤的发展,表现为断续不连或虫蚀状,在骨膜新生骨中断处,常出现细小放射状骨针。肿瘤突破骨皮质,境界不清的软组织内肿块。当骨膜新生骨被破坏时,可出现袖口征。 6.2 临床联系 本病好发年龄为5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