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G的陨落与VANCL的崛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PG的陨落与VANCL的崛起

PPG的陨落与VANCL的崛起 2007年3月底,国内的投资圈和互联网圈都在打听一家名为“PPG”的神秘公司。仅凭呼叫中心和互联网,这家公司每天能卖掉1万件左右男式衬衫,而同期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雅戈尔的数字是1.3万件,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雅戈尔拥有零售网点1500多个,在渠道上的投入是3500万元,而PPG没有任何形式的实体店、厂房和流水线,有的仅仅是3个小仓库。 2007年,这家成立仅27个月的公司销售额达到了10亿元人民币,而完成这一数字,淘宝走了整整5年。 谁曾想3年后,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里,已经很少有人再提起PPG了,尽管这家已经折戟战场的企业曾经使中国制造业那么兴奋。 这就是一个狂飙猛进的互联网时代的冷酷和生动。 PPG的覆灭,是中国互联网商业史上一幕激烈的悲喜剧,它在无数创业者心中留下了无限的感慨与唏嘘。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或许并非是无益的。 如果没有那个悲剧性的结局,以下的描述足以勾勒出一位少见的商业奇才所有的好运和勇气: 1999年,互联网疯狂烧钱的时候,PPG创始人李亮在美国拜访了互联网投资大师——软银孙正义之后,得到了他的真诚指点和1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于是,李亮开办了一家婚庆用品网站。拿着这笔钱,李亮也像那些互联网巨头们一样大举烧钱,热衷于所谓的眼球经济,只要能吸引到足够的点击量就是成功。 2000年3月10日,在网络泡沫行将破灭的前夜,李亮幸运地为自己的婚庆用品网站找到了买家——美国的一家大百货公司。“赢利模式?有,但没有赢利!”得益于当时互联网泡沫的持续膨胀,李亮将网站卖出了1.6亿美元的好价钱。此时,20多岁的李亮已经坐拥6000万美元身家! 当网络泡沫尽破,众多互联网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劫后余生的李亮已经开始享受“惬意”的生活——一边攻读MBA,一边继续寻找自己的下一个项目。 慢慢地,他回想起在美国著名的邮购和网络直销服装公司Lands ’ End工作的那段日子。 就在李亮从纽约大学毕业后不久,他进入Lands’End工作。成立于1963年的Lands’ End涉及销售衬衣之类的男装,从1995年起,Lands’ End开始尝试网络销售。其一项创新是推出了网上导购员,导购专家可以通过聊天方式来协助顾客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对此,李亮非常感兴趣。 他当时的头衔是“首席采购代表”,后来是“亚太地区采购部副总裁”,在官方网站的个人介绍中,李亮担任这一职位时,拥有独立采购团队,负责管理和检验采购进程,同时对多个国家的供应商进行采购管理和质量监控。这一工作经验给了李亮随后创办PPG最初的构想和基础,他一直想,若能将这种更“轻巧”的模式引入中国,与当时实力强劲的中国制造实现无缝对接,必将所向披靡。 此时的李亮,身上流淌着一种充满豪情的满腔热血和独到眼光,而这也是创业型企业家所必备的一种禀赋,与同期其他海归创业者不同的是,被幸运之神垂青的他起初一路顺风顺水。 诱人的模式 2004年,李亮回到中国,开始对网络零售业进行调查。在对中国几十个城市和地区进行考察和市场分析后,2005年,他开始尝试通过目录、电话和网站的形式直销男式衬衣。 2005年10月24日,PPG正式在上海成立,开业当天销售额12300元。半年后,即2006年5月,李亮从TDF和集富亚洲拿到首批风投。有了风投助阵的PPG,如虎添翼,随即在媒体上开始了大规模的广告投放。 而据当时集富亚洲的VC顾问黎永劲回忆,投资PPG时,公司正处在起步阶段,公司总部办公还是设在工厂里,一个月的营业额100万不到。PPG的库房只有不到300平方米,库存时间长达20多天。不过,狭小的空间和简陋的环境,没有打消黎勇劲的投资愿望,他不但协助融资,最终还投身其中,出任PPG首席运营官。 事实上,在相当短的时间内,PPG吸引了不少人才,比如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MBA学位的黎永劲;2007年加入PPG,之前曾在中国海运集装箱运输公司美国洛杉矶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王彦丰;曾供职于戴尔中国有限公司,主管大陆和香港两地市场的赵奕松。 如此惹眼的团队,他们看中的究竟是PPG什么?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全球第一和第二大邮购公司——Otto和Quelle都尝试过在上海开拓市场,但都败北而归。原因就是他们都把女装作为主打,那么反过来销售男装如何?这个思路以前没人做过。 众所周知,服装行业是一个典型的高渠道成本行业,一件零售店卖两三百元的衬衫,其生产成本大约只有20元。“很多人会觉得服装企业太黑了,其实并不是,只是在我国,渠道流通的费用太高了。”深谙此道的李亮找到了契机,在中国混沌商业环境中,他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定位。“我们既不是服装企业,也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一家数据中心,甚至你可以认为是一家服务器公司。”李亮这样对外界描述自己的企业:“我们是衬衫行业中的戴尔电脑。” 彻底“轻”公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