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最佳说客
三国最佳说客
三国心理诊所与职场(23): 三国最佳说客盘点
(2009-12-02 18:24:56)
群雄争霸的三国,形势瞬息万变。面对纷繁动乱且难以估计的局面,如何英明决策,不仅是每个主帅将领的智慧考验,也是其出谋划策者的思考难题。这当中,怎样有效说服决策者坦然接受自己的建议或计谋,则是谋士所必需具备的沟通艺术。下面以心理学的视野来论述三国人物智慧较量中的四种常见劝说术。
1. 张辽的同感式劝说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中,曹操攻打下邳,关羽和刘备失散,被曹军围困。曹操惜才,派张辽劝降关羽。张辽单骑上山先叙旧情,表示自己是“感念旧日情谊”,以诚待人,话语委婉得体,由此先消除了关羽的抵触情绪。然后,张辽又告知关羽下邳百姓的安危,以情感人,拉近彼此距离,软化了关羽的强硬气势。而当关羽决定以死对抗时,张辽断然警告:“你若战死,将有三个罪过!如果你一意孤行铤而走险战死沙场,那不是有负当年桃园结义、誓同生死的盟誓吗?此罪一。刘备托付家眷与你,你若战死,则愧对重托,此罪二。你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协助刘备匡扶汉室,却死逞匹夫之勇,此罪三。”张辽此话,从关羽重情义的心理出发,字字珠玑句句在理,锤锤击中关羽的“软肋”。之后又劝慰关羽暂时投降曹操,一可以保刘备家眷,二不违背桃园盟约,三可留有用之身。张辽对关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令关羽心甘情愿地跟随张辽去见曹操,留在曹营。后来又为曹操斩颜良,诛文丑,为曹军打败袁绍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心理学上,张辽的劝说是典型的同感式劝说(empathic persuasion)。它要求劝说者在沟通中尽量做到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对方协调起来,达到彼此感情与认识上的最大理解。在这当中,同感不同于同情,后者是对于对方的怜悯,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似的反应;而前者则是客位似的,完全从对方角度看问题的反应,因而是平等的,共鸣似的反应。总之,同感式劝说力求强化沟通双方的思想共鸣,这也正是张辽成功说服关羽的关键。
有趣的是,《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写道,关羽败走麦城,身首异处之后,灵魂并未飘散,荡荡悠悠到了玉泉山。时值三更天,山上的老僧普净还在庵中默坐。忽然听见有人大喊:“还我头来!”普净抬头一看,却是关羽之魂。无头关羽见是曾经救过自己的老僧,就连忙施礼:“承蒙相救,铭感不忘,关某今天遇祸而亡,请示师父慈悲开示,指点迷途。” 普净点头说:“昔是今非,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天将军被吕蒙所杀,大喊‘还我头来’,然而将军生前,诛颜良,杀文丑,过五关,斩六酱,那些人的头,又叫谁去还呢?”普净以关羽斩杀他人的前事,来动容关羽,使之感同身受,关羽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这,也是同感式劝说的突出运用。
2. 费诗的勉励式劝说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中,老将黄忠斩杀魏国名将夏侯渊,官拜后将军,关羽闻之嫉妒心大炽,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居然不允许授勋给黄忠。事实上,黄忠从未得罪过关羽,仅仅是因为关羽觉得“黄忠不配与他同列”,就毫无顾忌地蔑视侮辱黄忠,这再次表露了关羽不识大体、骄傲自大的自负心理。对此,谋士费诗以萧何、曹参之于刘邦来比喻关羽之于刘备的关系,将黄忠喻为陈平、韩信等人。这既宽慰了关羽,又敲打他要注意君臣之道,最后总结说:“且王与君侯,譬如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费诗在此鲜指出了关羽与刘备的特殊情分,更尊称关羽为君侯,然后话锋一转,指出关羽不受封对自己无所谓,但会令刘备为难,最终招致关羽后悔。如此一番劝解,不仅充分满足了关羽的自尊和虚荣,也替关羽想得周到,令其甘心受封前将军,与黄忠这个老兵同列。
在心理学上,费诗的劝说是典型的勉励式劝说(inspiring persuasion)。它也肯定对方的自信为基础,运用委婉合理的语言,令对方改变先前不合理得想法与态度。换言之,勉励式劝说先以肯定的方式对被劝者进行安抚,以软化对方的态度,然后再指出其不足,以在维护对方的颜面的前提下,劝解对方改变想法。在上述事例中,费诗充分了解关羽的不容他人超过自己的自负心理,在回信中没有直接加以批评,而是以勉励的口气加以劝说,令关羽在充分满足了其自尊心和荣誉感的前提下,不再提羞与老兵黄忠为伍之事。
无独有偶,在《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中,关羽听说马超归附封官,关羽立刻写信问诸葛亮:“马超的才能可以和谁相比?”并扬言要不顾荆州之防御而回汉中与马超比武。接到关羽的来信,诸葛亮立即给关羽回信,信是这么写的:“孟起(马超字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关羽)之绝伦逸群也。”诸葛亮如此一番比较和肯定,令关羽十分开心,回信曰:“省书大悦,以示宾客”,由此信心大增,更加坚定了固守荆州的决心。这与费诗的勉励式劝说有同工异曲之妙!
3. 孔明的激将式劝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