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献终述模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弯管型电动吻合器设计 文献综述题目 弯管型电动吻合器结构设计研究 系 机械工程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 名 郑龙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吕永桂
弯管型电动吻合器结构设计研究
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弯管型机械吻合器在医学上已被广泛应用,时至今日, 弯管型机械吻合器在消化道外科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弯管型吻合器主要适用于食道、胃、肠道作对端或端侧的吻合。在外科治疗中吻合器与传统手工缝合法比较优点是操作简便, 手术时间短, 吻合比较满意,安全可靠,并可有效防止吻合口瘘、狭窄、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弥补了传统手工缝合法吻合时的顾虑和不足 。吻合器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在通常条件下单凭手法操作难以实施的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胃肠外科手术的疗效, 也为高难度手术及开展新手术和微创手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是当代外科医生应当熟悉和掌握的技术方法。
吻合器在手术的应用: 在胃癌手术中,吻合器可以用于近端胃切除,食管吻合术;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远端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在结肠癌手术中,吻合器可用于右半结肠切除,回结肠端侧吻合术;横结肠切除,结肠端侧吻合术;乙状结肠切除,结肠直肠端吻合术。
尽管弯管型吻合器已在外科手术中成功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弯管型吻合器采用的工作机构均为手动机械装置,外科医生在手术操作前需要熟悉吻合器的操作程序,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手术状况设定操作参数,若操作参数设置不当会造成手术失败。因而目前的吻合器与外科医生的熟练水平是紧密相关的。若能开发一种能由电动机带动运行的吻合器,将会对外科手术的成功率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2 本课题相关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1) 国外现状
早在19世纪后期,就出现过关闭腹壁切口和重建消化道连续性的各种器械。1908年,匈牙利外科医师Hum erhultl发明了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缝合器,用缝合器进行了胃切除手术。1924年,另一位匈牙利外科医生Von Petz发明了胃肠缝合器械。1934 年德国Fr iedrich医生设计并使用了可拆装的吻合器。1951年,苏联研制出第一把血管外科吻合器。其后,各种特殊的吻合器包括胃肠吻合器相继问世,这些缝合器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1958年美国学者Ravitch在前苏联实验外科器械研究所参观后,将缝合器技术引进美国。美国在1967年开始生产缝合器,其最初的可重复使用的吻合器是从苏联的专利中获得许可生产的。1967年,美国外科公司Auto Suture的创始人Locn Hirsch和他的工程师们解决了装配缝钉费时的问题,生产出一种可方便应用于临床手术的吻合器-TA。它是具有双排缝钉的缝合器,通常用于肺实质、胃或肠的外翻缝合,可以说是机械缝合技术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产品。1968年,美国外科公司又推出了另一个新产品-GIA。GIA 具有双组双排缝钉及刀片。在缝合的同时可以进行组织切割,通常用于胃肠组织的离断,或胃肠、肠肠的内翻吻合。1978年,美国外科公司又首创了管型端端吻合器,即EEA,它具有双排环形缝钉及刀片,刀片用于吻合时切断缝钉内侧的组织,使之形成端端吻合口,用于不同直径腔道的环状吻合。并于1979年生产出第一个一次性使用的吻合器,使吻合器的大批生产和广泛应用又上了一个台阶。1980年爱惜康公司生产管型吻合器ILS。此后,各类用于不同组织的缝合器陆续问世,为外科医生们提供了手术用的有力武器。
(2) 国内现状
我国研制自动吻合器始于1976年,先后研制成功了用于肠胃吻合、结肠直肠吻合的吻合器并成功应用于临床, 但这些器械使用方法和维护比较复杂, 影响了推广使用。1978上海手术器械六厂研制成功GF-1型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和ZF线型缝合器, 并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常州康迪医用吻合器有限公司于近年生产出新一代国产一次性圆型管状吻合器用于临床,常州市新能源总厂有限公司1990年器研制开发医用消化道缝合器1992年GW-1型管型胃肠吻合器在上海长征医院进行动物实验及人体临床应用试验。
3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吻合器是应用双排交叉排列的缝合钉进行吻合。吻合同时由环形刀在缝合钉内切缘切除多余组织而形成吻合口径大小一致,粘膜对合整齐,吻合牢度可靠,止血及血运良好的吻合口。吻切一次完成,操作方便。现前的弯管型机械吻合器都是由手动操作的,在组织上击入成圆形排列的两排互相交错的缝钉,并同时以环形刀将其内侧多余组织切除。将定位轴(空心)套入穿刺连接轴内,顺时针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