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学东渐和维新变法思想
* 近代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模仿,但结果却失败了,民族危机更加严峻? 屠 龙 大 会 近代中国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个主题 三个阶段 一个方向 单元结构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向西方学习(学不学?学什么?怎样学? 器物 制度 思想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 才会诞生伟大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才能拥有不断前行力量。 ——《大国崛起》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 : 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鸦片战争的惨败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地位或影响 比较项目 人物 林则徐 魏源 主要活动 主要观点 设译馆,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 编写《海国图志》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年代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关注世界, 思想启迪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法。” 师夷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 西方近代军事技术 请回答: 依据上述材料归纳作者主张。出自那本著作?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 2.代表人物 3.主张 4. 实践 内忧外患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意义: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内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海防、开设新式学堂。 师夷长技以自强 ——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运动)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 李鸿章 “中学 ”— 封建纲常伦理和君主专制制度。 “西学”—— 西方 近代科技。 结合材料归纳中学和西学各自的内涵。有何目的? 材料二 :“ 购买外洋器物, 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目的:镇压农民起义,守卫边疆,维护清朝统治。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 思考:跟洋务派相比,郑观应在“富强之本”的认识上有什么新的主张?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 主张: 1.早期维新思想 (1)产生原因 (2)代表人物及主张 A.19世纪60年代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不断加深 B.洋务运动展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出现一批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 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 王韬、郑观应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 三、维新变法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派 局限性: 年 份 ?上? 海 苏浙地区 其他各地 合?? 计 1895 133972 — 40592 174564 1896 133972 11048 40592 185612 1897 139272 54440 40592 234304 1898 161084 54440 90656 306180 华商纱厂1895年至1898年间的各地区纱锭设备 分布情况如下 通过上表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 初步发展 甲 午 战 争 下列图片说明了什么? 19世纪末,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2.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2)代表: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