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_俞国良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_俞国良
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
俞国良 侯瑞鹤
[摘 要]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是教师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依据,在对一组已知事
实、经验结果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心理健康教学、心理健康评估、心理辅导以及
心理危机干预等活动,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专业活动。以心理健康教
育教师为核心的工作团队,遵循心理健康的特点和规律,向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不同层级
的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服务,以及围绕该项工作的各种人财物的投入、教育培训、管理以
及相应的制度建设等,构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根据其目标和任务不同,可以划分
为心理健康自评和他评评价系统、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系统、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系统,
以及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系统。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建设,需要编制本土化的心理健康评价工具,开发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与教育资源,加强学
校心理辅导与心理辅导室建设,完善学校危机预防与干预服务系统。
[关键词]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作者简介] 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心理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
师;侯瑞鹤,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中心讲师、博士 (北京 100872)
从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这 防和促进发展为导向。服务模式相对于教育
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 模式,主要强调的是视角不同。教育模式有
趋势顺应了世界心理科学发展的新特点。纵 一个内隐假设,即教育者根据预设的内容和
观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为学校教育服务的历 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
程,根据关注人群和理念的不同,经历了医学 有“强人所难”、“居高临下”之嫌;服务模式
[1] 则重视以学生自身的发展性需要为出发点,
模式、教育模式和服务模式。 早期主要以
医学模式为主,其关注的人群主要是智力落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他们
后或心理障碍、需要提供特殊心理服务的少 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提供相应的心
数学生,并以心理行为问题解决为导向。近 理健康服务,即强调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
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悄然兴起和蓬勃发 的心理健康教育,把“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作
展,学校心理服务的对象逐渐扩展到全体学 为其指导思想。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
生,强调面向健康的大多数学生进行心理健 育正处在从教育模式逐渐向服务模式转变的
康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以预 过程中。
——————————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习困难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与其
可塑性研究”(项目编号:10JJDXLX004 )的研究成果。通讯作者:侯瑞鹤,houruihe@ 163.com。
— 125 —
预防与危机干预系统。
一、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内涵及其体系构成 心理健康自评与他评评价服务系统。评
价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基础。收集服务对
(一)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象相对完整和全面的信息进行准确评估,是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是教师以心理学理论 提高后续服务工作效果的前提。对个体进行
和方法为依据,在对一组已知事实、经验结果 评价时,仅仅根据其自我报告或自评收集数
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心理健康教 据,有时会获得偏差的信息,他评则可以有效
学、心理健康评估、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危机干 弥补自评可能出现的缺陷。因此,这里所提
预等活动,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心理健康 出的自评和他评评价服务系统,意谓从我国
水平的专业活动。 国情和文化背景出发,根据国家、教育部等有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 关部门关于心理健康工作的政策、法规和制
的教育工作,其技能、理论的发展决定着心理 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