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愿服务西部计划综合培训教材.pdfVIP

大学生自愿服务西部计划综合培训教材.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大学生自愿服务西部计划综合培训教材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综合培训教材(2010 版) 胡锦涛就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作出重要指示: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 划,有利于开辟高校毕业生健康成长的新途径,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 的经济社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 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总结成功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 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 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综合培训教材(2010 版) 志 愿 精 神 赞 (代 序) 卢雍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自 1993 年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至今,志愿 服务遍及扶贫开发、社区建设、大型活动、应急救援、环境保护、 海外服务六大领域。志愿者已经跨出国门,足迹遍布亚洲、非洲 和拉丁美洲。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已有 2.68 亿人次的青年为社 会提供了超过 61 亿小时的志愿服务,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达 到 2511 万人。他们一方面在社会生活中找到了最合适的自我表 达,另一方面,又从志愿精神那里获取到最合适的发展动力。 经过 15 年的发展,志愿服务在各个领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 用。志愿精神大行其道,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进步 不可阻挡的潮流。让志愿服务从一种生活时尚变成一种生活方 式,最终变成人们的生存状态,需要这个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 把高尚的精神当作人生的目标。 广大青年志愿者正如当年的白求恩、柯棣华大夫一样,有一 样真正可以称得上是现代的东西——真诚的爱心与互助的精神, 这种志愿精神是现代社会建设的基石。 首先,志愿服务是永恒的生活时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确立,人们发现,财富只能带来一时的荣耀,别墅、名 车只能成为时尚的外衣,而真正能够带来高贵尊严的是精神。这 种精神深藏在人们心中,一定要有与之适应的社会环境—— 民主 而宽松的政治环境、自主而活跃的经济生活、包容而绚丽的多元 文化,这种精神才能成长为一种时尚。相比较物质包装的荣耀, 青年志愿者的精神可谓是辉同日月。 其次,志愿服务是现代的生活方式——现代社会使人们越来 越生活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科技共享化、文化多元化的共同的环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综合培训教材(2010 版) 境中,因此以志愿服务为生活方式的人,必定是发掘了内心的良 善和集中自己能力于事业的人,而且对于社会具有深厚的责任 感。志愿服务在他们看来不是一种刻意的追求,而是选择了与生 活态度相适应的精神面貌,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有美丽天使之 称的陕西志愿者熊宁就是这样一个人。 第三,志愿服务终将成为一种生存状态—— 随着社会的进 步,人们越来越需要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匹配一种合适的精神与文 化,在个人的身上,就体现为精神与气质;在整个社会中,就体 现为一种生存状态。志愿精神成为生活的目的,不是自然而然的 产物,也不能够单纯凭借物质追求刺激起来,而是要经过社会建 设长期的积累和每一个人艰苦而真诚的自我教育。只有那些曾经 以志愿精神为生活方式的人,才有可能进化到这一境界。 社会建设一定要深深地植根于千百万群众的生活时尚、生活 方式和生存状态之中,只要给予合适的空间与恰当的引导,每一 个人的精神都会沿着这条路成长起来,为自己的生活寻找一种相 适应的气质与精神。 现代社会建设首先应发展的不是手段,而是志愿精神。不管 什么地方,只要这种精神出现,并且从人们的生活时尚变为生活 方式乃至生存状态,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我们已经创造出一种 全新的生活并真正享受这种生活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原文刊于2008 年 6 月 9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综合培训教材(2010 版) 目 录 1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