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学校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

《农村小规模学校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小规模学校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负责人:黄土荣 执 笔:冯全宏 龙游·官潭小学 2013.5 《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一、问题的提出 (一)概念的界定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它最终是要落实到不同的项目和层面,社团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和层面,它能协助各部门通过健康的社会实践等活动,凝聚、引导青少年学生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协作精神、社会理想、社会责任、沟通能力、实践能力。 学生社团是指在校学生为实现成员的共同意愿和爱好自愿组成,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社团是青少年自己的组织,它既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又是学校教育同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 农村小规模学校顾名思义就是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通常表现在班级数、学生人数较少。 (二)研究背景意义 在小规模学校开展社团活动,首先是落实德育创新的需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现代教育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随着时代的变迁,青少年需求的变化,原有的德育体系已无法解决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涌现的种种问题。德育需要创新,需要对原有德育体系进行完善、改革,学生社团无疑是一种较好的德育新模式。其次是为了改善社团活动低层次低效性现状的需要。龙游县于2012年提出全县中小学社团建设实施意见,这对于之前一直以兴趣小组形式出现的学生活动,有了全新的挑战。经过一年的社团活动实践下来,各校社团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但像我们这种极小规模学校的社团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社团组织形式单调,活动形式老化,指导教师缺乏专业性,管理制度难以落实到位等。从深层次加以剖析,不难发现其主要问题有: 1、教育导向的偏离,使学生社团建设得不到深层次的关注。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实质是超功利性的,其出发点是人的发展,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把“安全、成绩”作为教育关键词本身没有错,但社团活动的开展看上去与这些关键词都是相悖的,于是我们容易把学生社团活动简单化,或者干脆将其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使社团活动偏离了应有的目的,社团建设也就不能得到学校深层次的关注。 2、社团指导老师“混杂”,缺乏专业的业务知识。学生社团应当聘请专业教师作为社团指导教师,但在我们这些小规模学校中连专任教师都难以配齐,导致实际工作中学生社团组建单一,社团活动低水平,难以形成有特色有创新的社团,指导教师随意性大,选配专业不对口,不能与社团活动目标相匹配。 3、小学生年龄差距大,社团活动目标难以统一。小学阶段都是7到12周岁的孩子为主,年龄跨度大,身心发展差距大,在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难免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矛盾。 (三)研究综述 学生社团在国外的发展具有相当长的历史,但在我国,社团的发展一直相当缓慢,改革开放以后,社团才开始复活,学生社团也逐步发展并走向繁荣。但是仅仅停留在大学校园,中小学生社团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针对学校社团的建设,国内外都给出了大量的研究,阐明了社团活动的意义,活动开展的模式,社团建设的科学评价等,但针对小学阶段社团活动的开展还很少涉及,特别是在财力物力人力都相对匮乏的小规模小学,没有可照搬的社团建设模式,因此,小规模学校社团的建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展社团活动的规律模式,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积极探索活动路子,努力提高活动质量,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 1、重在研究如何突破小规模学校开展社团活动的瓶颈,使社团活动有效、有序开展,发挥其在促进学生素养提高的作用。 2、探索一个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既符合素质教育改革方向,又切合我校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学生社团自主管理有效模式。 3、寻求学生社团自主管理的评价机制,尤其是处理好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的整合关系。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小规模学校社团活动如何有效有序开展。 2、研究切合学校、学生实际的社团自主管理模式。 3、研究学生社团规范、科学的评价机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学生社团活动的调查指导,开展实践与研究,找到符合学校特点的社团建设模式。 2、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社团活动开展情况,分析现阶段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 3、案例分析法:对典型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4、反馈法:通过师生访谈等形式,了解学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