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挤工艺用耐高温环氧树脂性能研究与开发 DEVELOPMENT AND PROPERTY STUDY OF THE THERMOSTABLE EPOXY RESIN FOR PULTRUSION PROCESS.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拉挤工艺用耐高温环氧树脂性能研究与开发 DEVELOPMENT AND PROPERTY STUDY OF THE THERMOSTABLE EPOXY RESIN FOR PULTRUSION PROCESS
201l牟第4期 玻璃钢/复合材料 55
拉挤工艺用耐高温环氧树脂性能研究与开发
李孟洋1,李 炜1’2’3’,罗永康1
(1.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 201620;2.教育部面料重点实验室,上海201620;
3.教育部产业用工程中心,上海 20162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拉挤工艺用耐高温环氧树脂,研究了不同耐高温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对树脂体系进行了不
同组份配比的试验,得到了最佳树脂配方。获得了适合拉挤工艺的树脂体系以及固化工艺温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树脂配方
的确定及优化以及复合材料的动态机械性能测试。研究结果为今后碳纤维电缆芯制造用环氧树脂及其配方提供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耐高温;环氧树脂;DSC;拉挤工艺
中图分类号:TB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99(2011)04—0055一06
●—j■I——一 表1实验原料
l 刖 吾
Table1 Materials
自20世纪90年代,人们尝试用复合材料代替
原料 规格型号
金属材料来制作电缆的芯材,并已开发出几种复合
材料芯电缆。新型电缆充分发挥了复合材料的特 树脂体系I(多官能团环氧树脂,酸酐固化剂,眯唑促进
剂,填料,脱模剂)
长,与钢芯导线相比,新型复合芯导线质量更轻,强 树脂
树脂体系II(多官能团环氧树脂,酸酐固化剂,咪唑促进
度更大,热膨胀系数更小,弹性系数更高,导电性能
体系剂,填料,脱模剂)
更好,且耐腐蚀、线损低¨引。 树脂体系Ⅱ(多官能团环氧树脂.酸酐固化剂,眯唑促进
目前,复合材料电缆芯一般是采用复合材料拉 剂.填料.脱模剂)
挤成型工艺完成的,树脂基体为耐高温环氧树脂。
表2实验仪器
但由于环氧树脂拉挤工艺的独特性,即其本身需要
Table2 Instruments
长的固化周期或较高的固化动力学速率,以获得较
高的材料性能,同时环氧树脂具有粘模严重、固化收 仪器 规格型号
缩率低的特点,因此对环氧树脂拉挤工艺提出了更 差示扫描量热仪 Pvri8lDSC
高的要求M12J。 DMA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 Q800
为了深入研究适用于电缆芯材拉挤工艺的耐高
温环氧树脂,本文采用成本上较为便宜的玻璃纤维 2.2试验
为增强体,主要研究适合于拉挤工艺的耐高温环氧 (I)固化反应动力学测试
树脂体系,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耐高温 按照《用DSC测定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的方
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对不同种树脂以及同 法(QJ2508-93)》制作标准试样,每种样品取样五
种树脂不同配比都进行了相应的测试研究,并对玻 个,在DSC上测试三种耐高温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
纤增强环氧树脂芯棒的性能做了初步测试,从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筑采光照明技术研究进展 Technology Progress of Day lighting and Artificial Lighting.pdf
- 建设后工业形态的新型世界城市.pdf
-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信息交互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Site Information Interactive System.pdf
- 建设工程项目监理机构的常见模式及其设置要点.pdf
- 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水利支撑与保障 Establishment of water resources support and guarantee for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pdf
- 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框架研究 Research on Stakeholder Management Framework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pdf
- 建设高质量永不裂缝拱坝的可行性及实现策略 On the feasibility of building high quality arch dams without cracking and the relevant techniques.pdf
-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优化研究.pdf
- 开中法与明代盐制的演变 Kai Zhong Law and the Evolvement of Salt System in the Ming Dynasty.pdf
- 开发区与城市的空间效益比较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The Spatial Profit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Development Zone and its Mother-city——A Case Study of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pdf
- 拉条在檩条侧向稳定中的作用 EFFICIENCY OF SAG RODS AS LATERAL SUPPORTS FOR STABILITY OF PURLINS.pdf
- 拉曼光谱技术在农畜产品品质安全检测中的进展 Advancement of Raman spectroscopy technique in detection of agro-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pdf
- 拉梅拉的西班牙住宅设计 Spanish Housing Design of ESTUDIO LAMELA.pdf
- 拉萨河谷大气水汽日变化特征 Diurnal variations of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in Lhasa river valley.pdf
- 拉萨市冬季供暖现状与发展方式浅析 The Heating's Developing in Lasa City.pdf
- 拖拉机桥壳零件的水基金属清洗剂清洗 Cleaning for tractor bridge shell parts by water-based metal cleaning agent.pdf
- 拓扑克里格法与普通克里格法在区域洪水频率分析中的比较研究 Compare Top-kriging and Ordinary Kriging in Area Flood Frequency Analysis.pdf
- 拱坝-坝肩整体动力稳定分析方法研究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arch dam-abutment stability.pdf
- 拱坝地震输入模型中黏弹性边界与黏性边界的比较 Comparison of spring-viscous boundary with viscous boundary for arch dam seismic input model.pdf
- 拱坝坝肩稳定的随机分析 Probability analysis on stability of arch dam abutment.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