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CEO总裁班培训教材(精品)
是“夹心饼”,更是栋梁
中层管理者的发展靠什么?能力?才华?勤勉……诚然,这些都与中层管理者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却并不是根本因
素。那么什么才是决定中层管理者发展的根本因素呢?
《做最好的中层》第一部分
有大境界才有大发展
中层管理者的发展靠什么?能力?才华?勤勉……诚然,这些都与中层管理者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却并不是根本因素。那么什么才是决定中层管理者发展的根本因素呢?经过对世界一流管理者的分析、
研究,我们发现,有很多高层都是从中层成长起来的。他们虽然性格、喜好、行事方法各有不同,甚至风
格迥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具有大境界!不久前,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一则惊人的消息:联想集团现
任董事长杨元庆的年薪已经达到了两千多万港元!此时,他不过才四十岁出头。杨元庆初入联想时,只不
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销售员。可是短短十几年,他就成为联想集团的董事长。为什么杨元庆能够获得如此
迅速的发展?有记者曾就这个问题向联想的前任董事长柳传志提问:“联想内部有许多中高层管理者,他们
的资历都比杨元庆深。为什么您决定提拔一位年纪轻轻的中层,让他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呢?”对此,柳传
志的回答是:“我研究他已经很久了。之所以最终选择他当联想的接班人,是因为他有着不同常人的大境界。”
为什么柳传志会这样说?他所指的“大境界”又是什么?柳传志对杨元庆的深刻印象,源于一个电话。一次
柳传志给杨元庆打电话,说要派他去夏威夷参加惠普公司的全球代理商大会。杨元庆却回答说:“最近销售
上的事情特别多,我实在忙不过来,能不能换具体管业务的杨立斌去?”这一回答让柳传志大为感慨:“当
时出国风非常盛行,无论谁有了出国的机会都很高兴。杨元庆很早就想出国,但是他却说让别人去,而且
口气特别自然,漫不经心,绝没有给我好像他有多高风格的感觉。”柳传志对杨元庆良好的印象,就在这样
一个普通的电话中产生了。杨元庆之所以后来有这么大的发展,当然不只是这样一件事情。通过对杨元庆
成长历程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他与一般中层三点最大的不同:单位提前,自我靠后面对出国的机会,杨元
庆没有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首先想到眼下的工作不允许自己出国,想都没想就让给了别人。这就是境界:
将单位利益提前,让自我利益退后。在任何一个领导者眼中,这样的中层,必是最值得委以重任的,而杨
元庆也因此成为柳传志眼中的最佳接班人选。创造第一,条件第二杨元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管客观环
境有多困难,都不跟领导提条件,而是自己想办法去创造条件。杨元庆曾被任命为计算机辅助设备部的经
理,负责代理销售另一个公司的仪器。别小看这个工作,这在当时非常不好干。因为“分销”这个概念在当
时刚刚进入中国,绝大部分的商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分销,什么叫代理。对于别人来说,这是个很难的工
作,客观环境没有成熟,怎么开展工作?可是杨元庆并没有向领导抱怨、诉苦,也没有要求更多的资金或
人力支持。他带着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来到中关村十字路口,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说声“一、二、三”,
然后分头奔向各自的目标。每看见一家卖电脑的商店,杨元庆他们就赶紧进去递上联想的名片,告诉人家
自己手上的东西有多好,并耐心地解释什么叫“代理” 。就这样,经过杨元庆和大家的努力,当年,这个部
门的销售业绩就增加了一倍。两年后,它的销售额从3000 万元增加到了 3 亿元。而杨元庆也因此被调到
了更高的职位上,负责更重要的工作。可以说,杨元庆的成功,和他遇事从不先讲条件有着很大的关系。
挑重担而不谈任何条件,遇事先找方法,没有条件就自己创造条件,无论如何也要把工作做好。这样的中
层,才是领导者眼中最值得信赖的栋梁之才。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不断超越我们发现,在很多中层管理者
中,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由于优秀,被领导提拔到中层的位置上,但是,在此后的很长时间内都停滞
不前,没有发展。很多中层管理者都曾经或正在经历这样的发展瓶颈。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这些中层停
留在自己过去的优秀中,只图安逸,没有超越。而杨元庆则恰恰相反,他是一个自我超越能力非常强的人。
杨元庆得到柳传志的提拔后,成为联想新一代的领军人物。本来,他以为有了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就可以
大展拳脚了。可万万没有想到,他最先遭遇的不是成功,而是一肚子的“夹心气” 。当时的联想,正处在转
型时期。杨元庆提出的许多建议,在一些元老们看来,都是很不切实际的,因此常常遭到别人的反对。杨
元庆那时候很年轻,脾气也很倔强,凡是自己认为有道理的事情,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步,所以经常和元老
们发生争吵。渐渐地,这些事就传到了柳传志的耳朵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