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节选)》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馆(节选)》教学设计

《茶馆(节选)》教学设计 一、概述: 课名是《茶馆(节选)》,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2课时,80分钟,第一课主要是欣赏电影《话剧》第一幕,本节课是第二课时;《茶馆》是一篇话剧,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话剧这种题材,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为简单。本课主要学习戏剧的基本常识和老舍的相关知识,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人物形象以及分析矛盾冲突,揭示《茶馆》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老舍及有关戏剧的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戏剧的梗概。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分析矛盾冲突,揭示《茶馆》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共同来学习老舍的话剧《茶馆》,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让同学们结合剧本观看了影视作品《茶馆》,相信同学们对话剧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一同去领略剧中的人物形象、欣赏剧中人物的语言特点。(播放音乐,营造氛围) 2、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老舍先生。(播放幻灯片) 老舍(1899~1968),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其代表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有《茶馆》《龙须沟》。 有关老舍先生的生平事迹,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借助网络,课后自己去了解。 3、介绍戏剧的文体知识: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根据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剧本的主要特点是:由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组成;有尖锐的戏剧冲突(矛盾冲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高度集中。 戏剧冲突对于展现人物思想性格、推动剧情发展、揭示主题具有重要作用。 其中,我们八年级读过的街头剧不知大家有没有印象。提示:这三部作品合称:“好一计鞭子”。(板书)具体是:《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 二、讲授新课: 1、整体感知三幕剧作内容: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于此。 第二幕(节选部分):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第三幕: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 2、围绕人物,概括归纳文中的事件。(此题的设置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同学必须养成从头至尾读文章的好习惯。) 明确:写到的事件主要有:马五爷施威、康六卖女、常四爷骂洋货、鸽子之争、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秦庞交锋、茶客对话、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这些事件涉及到戊戌变法、实业救国、洋教势力强大、民族资本家兴起、洋货倾销中国等等,反映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的腐朽、农村的民不聊生,从而表明清末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不可救药。1)秦仲义的身份是什么? 庞太监的身份是什么? (2)在这段情节中,他们两人发生了怎样的矛盾冲突? 4、欣赏了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影片中的相应剧情。(播放VCD影片)。 请同学们回到书本上,我们来品味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秦仲义对庞太监的第一句问候就是话中有话,说明戊戌变法曾经让庞太监的心里很是忐忑了一阵,变法被镇压后,庞太监的心里才得以“安顿”。庞太监的回答当然是气盛一筹,因为“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一句话点明了这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保守势力又重新得势。当庞太监将秦仲义划入维新派阵营,讥讽他的势力“比做官的还厉害”时,秦仲义则根本不害怕庞太监的威胁讽刺,他以退为进,反唇相讥。最后两人在“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笑声中互相告别,其实却是在暗中较劲,决不服输。他们的较量,实质上是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新旧两大势力的较量。这样两个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对话,含意可谓丰富、深刻。 文章中还有很多地方都有丰富的潜台词,我们再来欣赏一处—— 茶客甲 (正与茶客乙下象棋)将!你完了! 课文结尾“茶客甲”说“将!你完啦!”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晚清政府完了,清朝社会完了,这个时代灭亡了。文中通过众多事件,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例如:达官贵人为争一只家鸽而大打群架,荒淫无耻的朝廷老太监竟然娶妻,八十二岁的卖耳挖勺的孤老沦落街头,饥肠辘辘的农家姑娘被卖入火坑,常四爷因为一句话被捕入狱,还有戊戌变法失败、帝国主义入侵等等,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都显示出晚清末年反动统治阶级和人民大众之间的尖锐对立,揭示了这个时代必然灭亡的命运。(课文145页)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