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分子物质与蛋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现状与进展小分子物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现状与进展.pdf

小分子物质与蛋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现状与进展小分子物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现状与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分子物质与蛋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现状与进展小分子物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现状与进展

第 16 卷第 12 期 江 苏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l.16,No.12 2010 年 12 月 JOURNAL OF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c., 2010 小分子物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 现状与进展 唐 江 宏,连 宁,张 国 华,赵 德 建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摘 要 :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化学生物学的重要研究 内容。蛋白质能与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小分 子物质结合形成超分子复合物 。通过实验方法可以获得蛋白质与小分子配体作用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结合 位置、作用力类型 以及在客体小分子作用下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等信息 。简述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法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分子模拟法及其他分析方法在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关键词 :蛋白质 ;小分子 ;相互作用 ;方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O62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374- 8522(2010)12- 0001- 07 0 引 言 蛋白质能与 内源物质,如胆红素、脂肪酸 、维生素和激素等结合,也能与许多外源物质,如药物、染料 、 表面活性剂、离子和量子点等配体作用 。这些物质与蛋白质结合生成超分子复合物之后 ,体系的光谱 、电 化学等性质发生改变 ,从而提供蛋白质浓度或结构方面的信息。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化学 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能为生命科学、化学及临床药理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紫外—可见 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法 、圆二色谱法 、傅里 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平衡透析法 、液相色谱法 、电化学方法 、X- 晶体衍射等,随着实验技术的 日臻完善,质谱 、核磁共振、毛细管电泳、激光拉曼散射等方法的应用也 日益 增多。此外 ,计算机对接技术的分子模拟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 的一 门新型学科 ,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客 体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信息。利用这些方法可以获得关于蛋白质与小分子配体作用的结合常数 、结 合位点数、结合位置、作用力类型 以及在客体小分子作用下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等信息。本文重点 阐 述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法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分子模拟法在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面的应 用和研究进展 。 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在组成蛋白质常见 的 20 种 α- 氨基酸 中只有芳香族氨基酸如色氨酸(Trp)、酪氨酸(Tyr)、苯丙氨酸 (Phe)和含硫氨基酸在 230~310 nm 波长范 围内有 吸收 ,其紫外吸收 ,主要来源于这些氨基酸 的侧链基 团 (Trp 的吲哚基 、Tyr 的酚基 、Phe 的苯基)对光的吸收 ,此外肽键对光也有强烈吸收。在蛋白质的紫外吸收光 谱 中,280 nm 处 的峰是酪氨酸、色氨酸残基 中共轭双键 的吸收峰 ,苯丙氨酸的吸收峰出现在 257 nm 波长 附近 ,210 nm 处 的峰是肽键 的强吸收峰[1]。一般来说 ,氨基酸残基 的微环境由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决定 ,构 象改变 ,微环境改变 ,生色基 团的紫外吸收光谱随之发生改变。若小分子配体与生物大分子结合前后 的吸 收稿日期 :2010- 09- 04 作者简介 :唐江宏(1963- ),男 ,河南新郑人 ,教授 ,博士 ,主要研究方 向为光谱分析及生物分析。 2 江 苏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 16 卷 [2] [3] 收光谱有一定差异时 ,说 明蛋白质的构象发生了变化 。王亚俐等 利用光谱法研究 了苯 甲酸钠与牛血清 蛋白(BSA)的体外相互作用 。苯 甲酸钠的加入使得 BSA 紫外吸收光谱 中 210 nm 处 的峰值逐渐降低 ,峰位 红移 ,这可能是苯 甲酸钠使 BSA 主链构象发生变化,螺旋结构变松散 。魏晓芳等[4]利用紫外光谱研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