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层医院ICU的创建导致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基层医院ICU的创建导致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
徐锦风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甘肃张掖 734000)
【关键词】基层医院ICU;护士心理压力;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2-0203-02
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面对一些重症疾病,人们对于生存质量的提高、生命时间的延长及重症患者的临终护理都有了较高的要求,而重症监护室(ICU)的建立正是满足了这一需求,对危重症患者及时抢救及生命支持都能够在医院较高医疗及护理水平下完成。我院属二级甲等医院,经统计,全年危重症患者达385人,其中内科系统疾病的危重症患者占85%,外科系统疾病患者占15%,其中需紧急气管插管的患者达5%,深静脉穿刺的患者达37%,这类病人接诊后,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即使患者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救治且符合分级诊疗的要求,在转院前也要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因此,我院建立一个较全院医疗护理水平较高、相对综合的重症医学科室势在必行,同样也是符合二甲医院配置要求的。2013年8月我院ICU进入筹备阶段,10月送一批医护人员到我市三甲医院ICU进修学习两个月,于12月1日正式启动接收病患。但由于科室整体水平毕竟有限,病种受限,收治了危重症患者,护理工作量明显加大、风险系数提高、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抢救多、病死率高等因素,使护士在面对家属、患者、自我、工作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初建时,面临陪护制度的宣教、医护自我技术的提升、医护协作等细碎的问题都成了基层ICU护士面临的新问题,这进一步增加了ICU护士的心理压力,而护理质量的优劣是危重症患者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心理压力是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间的一种不平衡知觉所致,多数人在面对心理压力时会出现心身的紧张性反应。而重症监护病房(ICU)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决定了ICU护士是心理压力产生的高发人群。一旦心理调节失衡,难免出现工作上的粗疏或漏洞,甚至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难以胜任监护病房的工作。为此,对ICU护士心理压力的分析探讨是十分重要的。
1.对象与方法
对象是科室固定护士10名,及轮转、进修超过3个月的护士,共28名,年龄20~38岁,护龄10年以上6名,5~10年7名,5年以内15名。本科2名,大专26名。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心理状态以及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共发出28份,回收28份。
2.结果
被调查的28名ICU护士中,情绪不稳定11名(38%),睡眠障碍23名(82%),疲乏感20名(71%),易激怒5名(19%),焦虑10名。产生心理压力的诸因素中,与工作性质有关的26名,人际关系仅24名,工作强度27名,工作待遇20名,工作环境25名。
3.心理压力原因分析
3.1 外源性
3.1.1配置人员的水平与高强度、高水准的工作要求不符。ICU收治各种病情复杂、危重多变的病人,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多学科的抢救知识,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娴熟的抢救技能,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无可挽回的损失。而初建的ICU医护人员未经受过长时间、系统、专业的危重症技能的培训,面对目前的工作,力不从心。
3.1.2工作环境特殊,突发事件多,要求护理人员注意力高度集中。护士要密切观察监护屏幕,对瞬间病情变化能及时反馈处理,并能区分嘈杂的报警声,及时排除故障,不允许有丝毫的疏忽。在这样一个充满“应激源”的环境下超负荷地工作,易致身体疲劳和加重心理负担。
3.1.3人员编制少。ICU护士工作量大,目前护理人员编制少,不能满足床位与护理人员1:2.5~1:3的配置要求,且非护理性的工作较多,护士常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加上频繁的夜班,彻夜不休,不定时的加班,生活节律紊乱,既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他们的家庭生活。
3.1.4针对家属的陪护制度难以实施。为了便于危重患者的集中抢救和治疗,避免感染,ICU的患者实行封闭式管理,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患者家属探视,我院为二甲医院,医疗水平有限,病源受限,因此我院的危重病人相对上级医院的危重患者较轻,且一半以上是清醒病人。因此,当患者入住ICU时,由于年龄偏大的患者较多,从而对家人的依赖性较强,常常要求家属的陪伴,家属也从根本上不能接受见不到自己亲人的现状,尽管医护人员反复给家属做陪护制度宣教,沟通交流工作,但有些家属仍不理解,强行闯入,当护士与其理论时,往往遭到侮辱或打骂。
3.1.5担心出现差错事故和纠纷。ICU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在与患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