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大坝基础处理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峡工程大坝基础处理设计

徐年丰周和清摘要根据三峡大坝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试验分析成果,系统地介绍了大坝基础处理设计,包括选定利用微风化岩体,部分利用弱风化下部岩体的基岩利用原则,提出封闭抽排的基本渗控方案及湿磨细水泥灌浆、高压化学灌浆、预应力锚索加固、开挖回填、排水降压等基础加固处理措施与方法等。主题词地基加固坝基处理区域工程地质坝基防渗三峡水利枢纽三峡工程大坝总长2309.47m,由河床泄洪坝段及其左右两侧厂房坝段和两岸非溢流坝段等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83m。基础最大压应力达5MPa,要求基岩坚硬完整,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大坝下游水深达60~70m,因而要求对坝基有可靠的防渗降压措施,确保大坝稳定安全。为经济合理地做好坝基处理设计,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地勘和科学试验工作,查明了工程地质问题,验证了设计方案及参数,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料。1大坝工程地质条件及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1.1工程地质条件大坝基岩为震旦纪闪云斜长花岗岩,间含多种岩脉,岩脉多与围岩紧密接触,基岩较均一完整,力学强度高。基岩中的断层以陡中倾角斜穿坝基的NNW、NNE组为主,规模较大,呈压扭性,构造岩一般胶结良好,空间展布具疏密相间的等距性,主要有:两岸F23、F9,河床F7、F4、F410~F413等;其次为陡中倾角的NE~NEE组,规模相对较小,具张、张扭性,构造岩一般胶结较差,少数呈松软状,风化强烈,主要有:左岸F215等;缓倾角断层少见。裂隙走向与断层近一致,亦以陡中倾角的NNW、NNE组为主,多显压扭性;NNE、NWW组次之,多具张扭性;裂隙多闭合,长度一般2~5m,少数10~20m;缓倾角裂隙不发育,多集中分布于左岸F7附近及F7和F23之间。岩体自上而下分为全、强、弱、微四个风化带,全强风化带平均厚15~30m,弱风化带平均厚9~10m。岩体有沿陡倾角断裂构造面局部加剧风化的特征,风化深一般至微风化顶板以下10~30m。基岩透水性微弱,70%~97%的压水试验段属微~极微透水,相对不透水岩体顶板一般在微风化岩体顶板以下30~50m。地质缺陷部位,基岩透水性相对较强。受岩体结构控制,基岩具有水流入渗迅速而疏干导排缓慢的特点。1.2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1)基岩深层抗滑稳定问题:三峡工程绝大多数坝段不存在浅层和深层抗滑稳定问题。但左岸厂房1~5号坝段及升船机上闸首部位,由于结构需要,基础后方形成高陡开挖坡面,岩体中又存在不利的缓倾角长大结构面,有可能与其它结构面组合,构成影响坝基抗滑稳定的不利条件。·18·(2)基岩不均匀变形问题:河床建基面下局部存在15~20m厚的卸荷岩体,表现裂隙张开,风化严重,透水性较强;此外F9、F7、F23等断层、中堡花岗岩脉及局部顺断裂风化带,规模较大,构造岩强度较低。受坝体荷载作用,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均匀变形。(3)坝基渗流问题:虽大部分微新岩体单位吸水量小于1Lu,但坝基中存在贯穿上下游的断裂构造带,特别是NE~NEE向断裂及缓倾角裂隙发育带,对基础防渗不利。2坝基利用岩体及建基面选定三峡工程规模巨大,如何充分利用坝址优越的工程地质条件,经济合理地选定大坝建基面,一直是勘测、设计、科研各方面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勘探及试验研究工作,曾纳入“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和三峡前期科研项目,综合主要研究成果认为:全、强风化岩体结构疏松、强度低,不能作为大坝基岩;微风化岩体坚硬完整、强度高、透水性微弱,完全可满足建造高坝的要求。因此,大坝建基面选择关键在于对弱风化带岩体的利用问题。经分析论证认为:弱风化带上部岩体中疏松和半疏松岩石占3%~20%,沿结构面尤其是缓倾角结构面疏松碎屑厚一般5~20cm,最厚达50cm,岩体完整性差,RQD值仅为20%~50%,岩体透水率q≥1Lu的试段占65%,力学特性极不均一,坚硬岩石变形模量高达43GPa,疏松岩石仅2.65GPa,纵波速2.6~5.1km?s,平均3.77km?s,频率曲线呈双峰形,岩体质量属中等kk差级岩体,不能满足混凝土高坝的要求。而弱风化带下部岩体,以坚硬岩石为主体,夹少量半坚硬、半疏松岩石,沿结构面疏松岩石厚度一般小于5cm(多数小于1cm),岩体完整性较好,RQD值一般为70%~90%,透水性微弱,极微透水试段占38%~52%,岩体变形特性较均一,变形模量一般20~30GPa,纵波速4.3~5.5km?s,平均5.04km?s,频率曲线为较对称的正态曲线,工程地质性质较均一,岩体质量属良质岩体,参数指标与微风化次块状结构岩体相当,基本上能满足建造混凝土高坝的要求。进一步论证认为,对弱风化带下部岩体的利用还应遵循以下要求:①岩体的RQD值应达70%以上;②岩体纵波速的平均值应达5km?s;③建基面以下5m内不存在厚度大于5cm三峡工程大坝基础处理设计第2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