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井下作业相关.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井下作业相关

[井下作业相关] 基础知识 一、石油和天然气 (一)石油:是一种复杂的天然有机物的混合物。主要由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具有特殊气味、有色的可燃性油状液体。 ? ? 按其形成过程可分为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石油又称原油,从中可提炼出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及其它一系列石油产品。 1.化学组成:主要是由碳和氢及少量的氧、硫、氮等元素组成,(其中碳含量占80%-88%,氢占10%-14%),除此还有其他的微量元素。 2.主要组分: 1)油质:一种浅色的几乎全部为碳氢化合物组成粘性液体。 2)胶质:一般为粘性的半固体物质,除碳氢化合物外,还含有较多的氧、硫、氮化合物。 3)沥青质:为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组成元素与胶质基本相同。 4)碳质:一种非碳氢化合物,不溶于有机容剂。 3.物理性质: 1)颜色:有白色、淡黄、褐黄、深褐、淡红、棕色、黑绿及黑色。其颜色的深浅取决于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含量愈高,颜色愈深。 2)相对密度:指在标准条件(温度为20℃)下,原油密度与4℃纯水密度之比,一般为0.75—1之间。 3)粘度:指石油流动时,分子之间内磨擦而引起的粘滞阻力,胶质和沥青含量愈高则粘度愈大。 4)溶解性:石油难溶于,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 5)凝固点:其高低与石油中高分子化合物含量有关,尤其是石蜡,一般含量越高,其凝固点就越高。 6)导电性:石油为不良导体,电阻率值很高。 7)萤光性:石油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发出萤光。轻质油萤光为蓝色,含胶质多的油萤光为绿色或黄色,含沥青质较多的油萤光为褐色。 8)旋光性:当偏光通过石油时,偏光面会旋转一定角度,这个角度叫旋光角。 4.轻质油、重质油及稠油的划分标准: 1)按石油的相对密度划分:相对密度小于0.9者为轻质石油,大于0.9者为重质石油。 2)稠油标准:当原油地面密度大于0.934g/m3,原油地下粘度大于50MPa.s时,称为稠油。 (二)、天然气:以气态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具有特殊气味,无色的易燃性混合气体。按其存在方式不同,分为油田气和气田气。 1.化学组成: ? ?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烃类气体,其中以甲烷为主,约占80%以上,乙、丙、丁烷及重烃次之,还有少量的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及惰性气体(氦、氖、氩、氪、氙、氡)。 2.主要物理性质: 1)颜色:通常中无色气体。 2)气味:有汽油味或硫化氢气味,且易燃易爆。 3)相对密度:指在标准状态下,(20℃和0.1MPs)下,天然气密度与空气密度之比。一般在0.6-1.0之间。 4)粘度:是天然气流动时内部分子之间所产生的内摩擦力。标准状态下,一般不超过0.01Mpa.s。 5)溶解度:指在一定压力下,单位体积的石油所溶解天然气的量。 6)发热量:完全燃烧1m3天然气所放出的热量,一般为3.35×107J/m3。 3.分类:根据每立方米天然气中含汽油蒸气的多少,把天然气分为以下四种: 1)富气:汽油蒸气含量200g/m3 2)半富气:汽油蒸气含量101-200g/m3  3)贫气:汽油蒸气含量11-100g/m3 4)干气:汽油蒸气含量低于10g/m3  (三)、油田水: ? ? 凡与油蒧有接触的水统称油田水,又简称地层水。 ? ? 根据地层水的性质和组成,可以分析油井出水,原油性质变化等原因。不同油田、不同油层的水的矿化度差别很大,总矿化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矿物盐总量。 根据水中不同的盐离子含量,把油田分为硫酸钠(Na2SO4)型、氯化钙(CaCl2)型、氯化镁(MgCl2)型和重碳酸钠(NaHCO3)型四类。 ?? 二、油田地质 (一)、地层:就是一层一层岩石的总体。 地球上的岩石有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沉积岩中又以砂岩、石灰岩、泥岩为主。 1.泥岩:普遍的泥土(颗粒直径小于0.01 mm)以成岩作用形成,一般呈块状,常见有泥岩、页岩、灰质页岩和油页岩。 2.砂岩:普通砂粒由泥质或灰质胶结形成,可分为: 1)砾岩:颗粒直径大于1mm; 2)粗砂岩:颗粒直径在0.5-1mm; 3)中砂岩:颗粒直径在0.25-0.5mm; 4)细砂岩:颗粒直径在0.1-0.25mm; 5)粉砂岩:颗粒直径在0.01-0.1mm; 3.石灰岩:普通的叫石灰石或青石,呈块状。 根据化学成分不同可分为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4.地层的划分: ? ? 地壳上的岩石是在不同时代里沉积的,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根据古生物发展演化不同阶段,把整个地层历史时期划分为“代、纪、世、期、时”等五个不同的单位或阶段,而把各地质时期所形成的地层划分为“界、系、统、阶、带”,自统以下,又细分“组”、“段”。 如:我油田从新到老的地层顺序是:平原组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