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_三权_资产抵押贷款的风险生成_衡量及其防范建议
农村“三权”资产抵押贷款的风险生成、衡量及其防范建议唐德祥,周小波,杨无限.农村“三权”资产抵押贷款的风险生成、衡量及其防范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409-412.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5.01.136唐德祥,周小波,杨无限(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中国重庆400054)摘要: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对解决“三农”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农村金融的复杂性、特殊性和短缺性,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严重失调。本研究在对农村“三权”资产抵押贷款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融资风险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是激励涉农金融机构参与农村“三权”资产抵押贷款的内在动力;同时,在此基础上从明确法律有效性、保障借款人权益、做好基础工作、改善发展环境、建立配套政策、健全服务体系和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农村“三权”资产;抵押风险;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830.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1-0409-03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问题。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对解决“三农”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农村金融的复杂性、特殊性和短缺性,农村金融发展面临日益突出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而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调。因此,努力探索农村新型融资工具,深入研究农村“三权”资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居民房屋和林权)抵押贷款,有助于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提供新的制度安排,有助于“三农”资金由“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转换,有助于丰富农村金融产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外学者较早地开展了农村金融的相关研究。McKinnon等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认为由于农业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和低收益性,有必要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农村资金分配[1-2]。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该理论为基础的农业信贷补贴论处于主导地位,认为由于农业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和低收益性,有必要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农村资金分配。然而,Braverman等通过研究表明该理论存在着较大的实践缺陷[3]。因此,强调市场机制作用的农村金融市场论逐渐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Pagano运用模型解释了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3种作用机制[4]。但是,由于市场失效和信息不对称,农村金融市场论的功效同样受到质疑。以Stiglitz等为代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认为,政府的适当介入是有益的,需要采用适当的非市场措施引导金融资源进入广大农村市场[5]。可是,Jensen通过实证表明,发展中国家政府主导的农业信贷体系在促进农业投资方面缺乏效率[6]。Townsend等研究认为,在农业单位缺乏必要风险管理的情况下,政府推动的农业信贷会增大农村金融风险,而且效率低下[7]。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对农村资产融资进行了一定研究。如华文礼通过林权抵押小额循环贷款、林权直接抵押贷款、森林资源担保公司担保贷款3种模式的深入研究,提出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8];洪运以四川省成都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实例,通过对农村土地产权确权、产权流转以及配套政策等方面的应然目标与实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建议适度调试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步调,循序渐进达到改革的最终目标[9];张龙耀等以浙江宁波“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实践为样本,深入研究农村资产抵押化新经验的前提条件和绩效[10];陶世祥通过对重庆农村“三权”融通配套改革的实践考察,剖析了制约深化农村“三权”融通配套改革的因素,并提出完善的建议[11]。现有成果及相关研究无疑对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存在一定的缺憾,主要表现在:现有研究对农村“三权”资产作为新的融资工具来激励农村金融供给的研究较少,尤其对农村“三权”资产抵押的融资风险研究更少,从而为本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农村“三权”资产抵押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风险进行深入研究,以得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的对策建议。1农村“三权”资产抵押贷款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农村资产抵押贷款尚处于试点阶段,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金融风险防范的制度安排,致使资金供求双方参与的动力不足,其基本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1农村“三权”资产抵押贷款的基本特征第一,农户贷款的可抵押资产增多。农户贷款难,究其根源是农户手中缺乏有价值的抵押物,而金融机构出于资金安全要求对农户惜贷,从而造成了比较突出的供需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