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几种数字定年技术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几种数字定年技术介绍

3.年代学研究方法 3.2 选定测年方法依据 3.3几种测年方法 14C T=τln(A0/At); 有机样品和无机样品; 14C测年范围和具体测试技术有关, 常规和小样品14C法可以精确测定5万年内,AMS 14C 法可测年龄为7.5万年; U-series 不平衡的产生: 铀系法不同技术的对比 释光(TL+OSL) TL 和OSL异同对比: Da测定: 单片技术比多片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ESR 裂变径迹法(FT): 举 例 2004年1月14-15日,采样位置为大同塔山矿井主平硐,此平硐采用先进TBM(S净= 15.33 m2)掘进。 在进尺2000 m左右遇一充满水灰岩溶洞,洞壁为方解石。 晋祠高架桥钻孔—河湖相和泉华堆积 人工辐照效果 数学模拟求总剂量AD 测年样品: 磷灰石、碳酸岩、硅酸盐以及陶瓷、玻璃、动物骨骼、 牙齿、硫酸盐石膏、火山物质、断层物质等。 可靠测年范围:几千年至1Ma(据北京国家地震局 尹功明) 误差15-20%,样品量200g。 (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从事电子自旋共振研究业渝光教授认为十几克即可)。 1)沉积物的ESR测年: 石英电子心指E,,Ge和Ti心,空穴心指OHC 和Al心。室温下能观测ESR图谱有3个特性信号:OHC(g=2.008)---氧的空穴心,表示为Si:O:O.;E,心(g=2.001)---氧空位的电子心,石英晶体肖脱基(Schottky)缺陷在电离辐射作用下捕获一个电子心,表示为Si:Si:;Ge心(g=1.997)---锗离子置换硅位置的电子心,表示为O:Ge. O:(Odom和Rink,1988)。 常温下石英特征信号分布 其中石英Ge心(g=1.997)光吸收带较低,为4.43eV,经阳光照射1小时后可以完全消失。 最大测年范围50万年; 1,样品采集 : 2,样品处理 : 3,样品制备 :多份,每份240㎎,丙氨酸/ESR剂量计,通过测定丙氨酸/ESR剂量计,可知人工辐照的剂量值,样品人工辐照的范围是0-3000Gy。 4,样品测定:必须选择合适仪器条件。 2)碳酸岩的ESR测年: 必须考虑:铀系不平衡对年剂量率的影响,而不是直接盲目的代入Bell(1979)提出的年剂量率表求取。 样品处理流程 3)第四纪前石英ESR测年: 年代大于几百万年的样品才可以使用热活化技术以E,心的信号强度代替氧空位的浓度,因为氧空位的形成效率非常低。 美国迈阿密大学Odom和Rink在1988年在美国《地质》杂志上首次报道花岗岩石英E,心ESR信号强度和样品的放射性同位素年龄(0.1-1400Ma BP)正相关。 4)热事件ESR测年: 1982年首次把ESR应用于断层研究,1985年在日本召开的国际电子自旋共振会议上,这项研究达到了顶峰。 主要原理是断层产生摩擦剪应力和热力使错动面上的矿物(如石英)晶体陷阱中贮存的电子全部释放,ESR信号也随之衰减到“零点”;在断层活动停止后,矿物晶体陷阱又重新捕获电子而产生ESR信号,据此可以测定断层最近活动的年代。 很显然,温度是ESR信号零化的关键,实验测定结果是400℃以上的温度,ESR信号就可以完全消失,同样的原理也可以应用到火山和古地温研究。 研究断层时,采集样品应注意: ①尽可能在摩擦面1-2mm附近;②选取逆断层或走滑断层面。同理,火山和古地温的研究也要考虑样品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问题。 1,裂变径迹(Fission Track)由英国西尔克(E.C.H.silk)和巴纳斯(R.S.Barnes)于1959年首先发现的,由于裂变径迹尺度微小,横断面只有100埃左右的宽度,只有高倍电子显微镜才能分辨,但电子镜具有“热灼伤”作用,对径迹有“退火”作用,不能用来定年时清数径迹。 2,1963美国弗莱彻(R.L.Fleischer)和沃尔克(R.M.Walker)发现裂变径迹的刻蚀特性,即裂变径迹可以被一定化学试剂优先溶蚀,尺度较原先大100倍以上,这样在光学显微镜下就能观测。 3,第一批用裂变径迹法测定的年代数据发表于1964年,1980年9月在意大利比萨召开国际“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学术讨论会”。 4,我国1976年发表了第一批裂变径迹年代数据, 1979年第一次用裂变径迹法测定洞穴沉积物的年龄。 发展历史: 矿物含有微量U和Th,其中 238U(丰度为99.3%)、235U(丰度为0.7%)、232Th自发裂变半衰期分别6.5×1015a、1.9×1017a、1021a。由于这3种元素丰度和裂变半衰期极其悬殊的差异,天然矿物自发裂变径迹可视为完全由238U造成。 原理: 自发裂变径迹随时间积累效应 测年范围:几千年至上亿年; 样品:磷灰石、锆石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