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的危害和治疗对策.ppt

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的危害和治疗对策.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的危害和治疗对策

MERIT-HF, AHA nov 98 老年高血压特殊性问题 赵连友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中国高血压控制率 6.1% 为美国的6分之一 高血压特殊性问题有待解决 白大衣高血压 肥胖性高血压 白领性高血压 盐敏感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 代谢性高血压 隐蔽性高血压 老年性高血压 药物性高血压 绝经期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临床类型多样化 不对称性高血压 SBP和DBP均升高,SBP升高更明显。 SBP和DBP均升高,DBP升高更明显。 两极分化高血压 高SBP,低DBP。 内 容 低舒张压收缩期高血压的危害性 脉压增大是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 舒张压过低是脉压大的常见原因 低舒张压能减少冠脉血流灌注量 和降低速度 低舒张压与心衰的关系 舒张压低越低,脉差越大,心衰发生率越高。 Chas研究表明: 脉压每增大10mmHg,心衰危险性增加14~32%。 脉压67mmHg比脉压54mmHg,心衰危险性增高 55%。 低舒张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舒张压越低,脉压差越大,左室肥厚发生率越高。 收缩压越高→脉压差越大→左室后负荷增加→心肌 耗氧量增加→心肌重构→左室肥厚 脉压? 60mmHg,左室肥厚发生率45% 二、低舒张压对脑卒中的影响 三、低舒张压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四、低舒张压对肾脏损害的影响 老年人高血压变化类型和程度与动脉硬化程度有关。目前认为,动脉壁硬度有增龄性改变。30岁至80岁SBP呈线性增加,DBP升高50岁后开始下降。 钙通道阻滞剂的分类 氨氯地平对不同人群 收缩期高血压的降低作用 降压疗效的比较 收缩期高血压的降低作用 氨氯地平降压疗效卓越 氨氯地平 vs. 氯沙坦 氨氯地平降压疗效卓越 氨氯地平 vs. ACEI , ARB (老年高血压) PREVENT研究: 氨氯地平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CAMELOT亚组—NORMALISE研究: IVUS观察氨氯地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醛固酮拮抗剂 作用:醛固酮→动物内膜和间质纤维化、中层胶 原增生→心血管硬度增加。 机制:抗醛固酮制剂→明显减低血浆III型胶原 N-端肽活性→改善动脉重构。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药物 叶酸、维生素B6 科学降压达标:SBP控制150mmHg,DBP不要低 于70mmHg。 注意联合用药: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保护 脏器,增强服药依从性。 选药要个体化: 根据高血压临床类型、脏器损害程度、危险因素、血 压水平、相关疾病状况、因人而异选用药物。 重视降压质量: 适当降压速度,掌握降压幅度,逐渐增加药物剂量。 强调综合干预: 高血压新定义是一种综合征。 加强综合干预,重视非药物治疗。 结束语 重视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科学治疗,对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降低高血压致残率和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常用的硝酸酯化合物 硝酸酯可能的有益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使血流向心内膜的易损区重新分布 可用于高血压危象治疗,老年收缩高血压 用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改善心室重构 抑制血小板聚集 抑制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 保护血管内皮防止过氧化 抑制LDL过氧化 硝酸酯类的耐受性与对策 表现:原用剂量不能控制发作,需增加剂量。多见于静注、口含 贴片,且有交叉耐受性,但口服、软膏较少发生。 机制:1、血容量扩张学说 2、-SH基耗竭学说 3、神经激素激活学说 4、超氧阴离子增加学说(NOS失偶联) 5、血管反应性增高学说 6、…… ACS合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难以控制的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其动脉血压波形有突出的反折波。在肌性动脉僵硬和内皮功能异常,硝酸酯能产生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减少收缩压和脉压差  这种硝酸酯类药物的作用甚至不因为硝酸酯的耐药而减弱。 NO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血栓形成,降低血管通透性。 通过影响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CD1?8的活性或抑制其表达,抑制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 通过cGMP诱导机制,抑制SMC的分裂和增殖,减少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的产生。 危险因素导致内皮功能受损,减少NO释放,抗AS功能减弱。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生率 ★ 老年人舒张压变化与中青年人不同,常与心 血管事件呈逆相关。因此,低舒张压对老年 人高血压患者病情及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老年高血压研究的共识 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