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建设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_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docVIP

大学城建设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_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城建设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_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

第 2期 2007年 6月 NO12 J une12007 台 湾 农 业 探 索 Ta iw an A g ricu ltu ra l R esea rch 大学城建设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 曾晓真 (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摘 要 : 大学城的发展会促进城市化的进程 , 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依托城市化 。本文探讨大学城 建设与周边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联系 , 着重研究大学城建设如何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作用 , 促进产业结构的 调整 , 促进当地的城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关键词 : 大学城 ; 产业结构 ; 调整 中文分类号 : F12113 文章编号 : 1673 - 5617 ( 2007) 02 - 0065 - 04 文献标识码 : A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提出了城市化的发展战略 , 到 2000 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 3016 % , 按照城市 化发展的 S曲线规律 , 我国城市化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同时 ,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 中央政府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 , 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 , 大学城 (英 文通常称为 : U n ive rsity Town /C ity /D istric t, Co llege Town) 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社区应运而生 。从 2000 年 我国第一所大学城 ———北京东方大学城诞生后 , 大学城如雨后春笋般在众多的大中城市齐头并进 , 形成了 大学城的发展热潮 , 根据不完全统计 , 到目前为止 , 我国在建以及建成的大学城共有 55 个 。一所万人大 学对于 50 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来说 , 可以提高城市化率二个百分点以上 , 而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 要依托城市化 ,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内容 , 因此大学城的发展 , 有利于快速促进城市化进 程 ,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 近年来 , 福州市委市政府实施 “东扩南进西拓 ”方针 , 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 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用地不断从城镇向农村拓展 。其中 , 作为大中心城 7 个组团之一的上街大学新区建设 始于 2001 年 , 预计在 2010年建成 。本文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 , 从产业城市化的内涵入手分析大学城对 区域城市化的外部效应 。 一 、区域产业结构情况 福州地区大学城地处福州市闽侯县中南部的上街镇 , 整个大学新校区规划用地目前已经达到 1 400 公 顷 , 征地范围涉及上街镇 18个行政村 。从上街镇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 , 上街镇位于闽江南岸 , 是福州的 西大门 , 与福州市区仅一江之隔 , 境内有 316国道 、 324国道纵贯 , 从镇中心区域到福州较为便捷 , 是福 州的卫星城镇之一 , 而大学城正好坐落于上街镇的农村腹地 。 在福州大学城建设前 , 福州市上街镇的乡镇工业规模虽有扩展 , 但传统的农林牧渔业仍占统治地位 , 且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 。乡镇企业也以手工业居多 ,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 企业的基础不稳 。近年来 , 上街镇的经济社会格局受到大学城的辐射 , 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首先 , 针对日益缩减的耕地面积 , 积 极调整了农业结构 , 蔬菜 、瓜果 、禽畜 、花卉等产业主导地位日益增强 。 2005年农业产值 7 500万元 , 粮 食总量 442吨 , 果蔬总量 11 570吨 , 肉蛋奶总量 2 138吨 , 水产养殖 222167 公顷 , 水产品总量 2 850 吨 , 比 2004年增长 717 % , 可见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 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其次 , 充分发挥近郊优势 , 开展招商引资 , 基本形成了以商贸 、房地产为龙头 ; 高科技 、无污染工业为辅翼 , 商业和工业互相促进的 收稿日期 : 2007 - 04 - 20 作者简介 : 曾晓真 ( 1983 - ) , 女 ,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助教 , 硕士研究生 。 新产业格局 , 拥有电子 、化工 、食品 、鞋帽 、茶叶 、家具 、工艺美术等产业 12 类 。最后 , 大学城建设 (单位 : 人 ) 产业拉力日益突显 。从表 1 中可 表 1 2004 年闽侯县和上街镇部分产业人数对比 以看到上街镇的房地产服务业 、 交通运输 、住宿及餐饮业的从业 产业 区域 房地产管理等 服务业从业人员 交通运输 、仓储 及邮政业从业人员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