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压迫疗法治疗婴儿脐疝的护理体会.docVIP

乒乓球压迫疗法治疗婴儿脐疝的护理体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乒乓球压迫疗法治疗婴儿脐疝的护理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乒乓球压迫疗法治疗婴儿脐疝的护理体会 庄肖玲   (山东省莒南县汀水卫生院 山东莒南 276633)   【关键词】 乒乓球 脐疝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7-0233-01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联系的纽带,里面有二根脐动脉和一根脐静脉,是胎内输送营养和氧气的渠道。新生儿出生后,经夹紧,结扎,切断处理后,残端往往在生后7-8天内干枯脱落,此后脐内血管收缩,脐部皮肤向内牵拉而凹陷,形成脐窝,即平时所说的肚脐眼。   腹内脏器组织自脐环中突出,称脐疝[1]。婴儿脐疝较常见,多属易复性疝,嵌顿少见。   是腹壁肌肉和腱膜在脐部留下来的先天性发育缺陷。往往在洗澡,换衣时无意中发现。是新生儿和婴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1.发生脐疝的原因及诱因   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十分薄弱,而两侧腹直肌的前后肌鞘在正中线尚未合拢,成为一个薄弱的环口,这就形成了脐疝发生的内在条件。例如婴儿爱哭闹、咳嗽、大便干结或腹胀等诱因,使腹腔内压力增加,附近的肠管、大网膜、腹膜便被挤压膨出腹壁向外突出,表面上看就形成了一个圆形的包,而且孩子哭闹越厉害,腹压就越高,脐部突出物也就越明显。   2.临床表现   症状 脐部出现肿块,鼓起的部分皮肤颜色正常,俗称为“气肚脐”,说是孩子脾气大,一生气就肚脐突出。它小如黄豆大小,大的可像核桃,当小儿平卧、安静时,肿块消失,而在直立、哭闹、咳嗽、排便时肿块又突出。   体征 用手指压迫突出部,肿块很容易回复到腹腔内,有时还可以听到咕噜噜的声音,如果把手指伸入脐孔,可以很清楚地摸到脐疝的边缘。   辅助检查 彩超可以了解一下脐环的具体大小并显示肠弯曲至脐孔向外膨出,膨出部分与腹腔相连。   3.预防   解决脐疝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尽量减少宝宝的腹压。按时喂哺,及时换尿布,注意冷暖,尽量减少哭闹,避免患儿无休止地大哭大闹,防止患儿出现腹胀或便秘。预防和治疗婴儿喘、咳等病症,宝宝有咳嗽现象应立即治疗,调整好宝宝的饮食,定期做儿童健康检查,及时添加钙剂及维生素D,多晒太阳,防止佝偻病的发生,因患佝偻病的小儿肌肉松驰,易合并脐疝。   4.转归   正常情况下婴儿生后18个月内,脐环可以继续缩窄,随着年龄增长,脐部瘢痕的愈合,腹肌越来越发达,脐环也逐渐变小而闭合,脐疝直径在1.5~2厘米以内,据统计生后6个月内有90%,一年以内有95%闭合而自愈。因此,婴幼儿脐疝,不需要任何治疗,绝大多数在2岁内自愈。一般无特殊症状,婴儿生长发育也不受影响。 可以先观察,或采取一些简易的方法促进脐疝愈合,如果1年后未自愈,年龄超过2岁,疝环仍大于1.5~2cm或脐疝嵌顿者,可行手术治疗,手术也比较简单。   5.危险信号   如果宝宝因剧烈哭闹或反复咳嗽造成疝不能回复入腹腔,引起腹部疼痛难忍,局部红肿,肿块坚硬、有按不动的感觉,还会出现恶心或者呕吐的症状。这些征兆表明肠子已经严重阻塞,应该到医院及时就诊,必须马上手术治疗。因为脐疝嵌顿后不及时治疗会危及宝宝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企图用力按压肿块,使之缩回去了。   6.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方法,沿脐口1厘米处作半圆形切口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暴露腹直肌前鞘,疝环及疝囊,正中切开腹白线,游离疝囊,回纳疝内容物,在疝环处切除部分疝囊后,给予缝扎,然后将两侧腹直肌鞘缘(即腹白线)间断缝合,最后缝合皮肤。脐疝手术只是典型的门诊手术,并不复杂,所以家长不用过于担心。   7.帮助脐疝自然愈合的措施   婴儿小时曾有人主张用安慰奶嘴减少婴儿哭闹,降低腹压。用钱币、铜板、扣子或圆木片压迫法、胶布粘贴法,束带或绷带扎紧法促脐疝愈合,这样做是很不科学的,因为婴儿的腹部呈圆形,皮肤很娇嫩,绷带过紧会造成局部皮肤坏死,引起脐炎等并发症。长期摩擦,易溃烂感染,胶布及钱币易使皮肤过敏,另外包扎过紧还影响宝宝的正常呼吸及饮食。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   我科于2011年以来采用自制乒乓球压迫疗法治疗脐疝患儿48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⑴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脐疝患儿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16天~10个月。B超显示肠弯曲至脐孔向外膨出,膨出部分与腹腔相连,脐孔内径1.0~2.0cm。   制作方法 将乒乓球(乒乓球的直径是4cm)平分为二,根据脐疝大小,修剪乒乓球边缘。   ⑵ 用物   松紧布1条(宽5cm,长40~60cm),松紧布两头用可调节长短的扣子固定,或用粘贴布缝合于松紧布两端粘结对应处;取一半乒乓球用两层纱布包裹后,将切开面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