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转化与教育研究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困生的转化与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开 题 报 告 课题编号 zk160820227 课题名称 《学困生的转化与教育研究》 学科分类 小学数学 主 持 人 辛志伟 所在单位 沈丘县北城街道办事处焦柳营小学 填表日期 2016年9 月 周口市基础教研室 开题活动提示: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 开题活动建议由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16年9月 开题地点:焦柳营小学会议室 主持人 : 辛志伟 评议专家: 小学高级教师数学教研组长 : 窦品喜 中心校教研员: 苗留涛 参与人员:贾素素 豆永宁 王秀丽 刘敏 周玉 二、开题报告会议程: 评议专家窦品喜宣读市教育局教研室下发的立项通知书; 主持人辛志伟做课题开题报告; 主要成员代表贾素素结合自己的分工做了表态发言; 专家进行评议; 课题主持人辛志伟对评议专家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做了表态发言。 三、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重难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以内,(可加页)。 题目: 《学困生的转化与教育研究》 内容: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见一些学习上表现出困难、有各种各样行为问题的学生,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儿童差异性与教育的统一要求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基础教育的教师究竟应怎样做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满足那些面临学业失败学生的需求呢?这是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学困生”出现,怎样来转化这些“学困生”?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忽视“学困生”,也就是放弃了相当部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这不仅违背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同时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偏轨,是无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是根本谈不上素质教育的,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深层次的反思。 “学困生”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变性。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我们以“不放弃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原则,研究和转化“学困生”,着力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这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课题的界定?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专家的意见,我们对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的理解是: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适应 学校教育下的学习生活,造成学习效果低下,知识、能力、目标均不能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其构成要素主要有:第一,“学困生”的智力正常;第二,“学困生”是个别的,即班级中的绝对少数;第三,“学困生”的学业成绩处于暂时落后状态。他们表现为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学习方法欠妥、学习被动、学习习惯较差,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学习感到害怕,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他们上课无精打采,厌倦作业,害怕考试,更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和能力,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三、研究课题的依据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的教学课程标准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面向全体的观点,着眼学生发展等,都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在于使人得到全面发 展,从个性养成开始,更重要的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还学习主动权给学生,让他们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3、心理学观点: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在“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内环境),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 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这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学 活动,让学生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可行的。 4、哲学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收益。这一点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新观念是相融与统一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