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工程课件 第四章-职业卫生(课堂用).ppt

化工安全工程课件 第四章-职业卫生(课堂用).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安全工程课件 第四章-职业卫生(课堂用)

第四章 职业卫生 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概述 第二节 职业中毒 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第四节 毒性物质在化工行业中的分布 第五节 化学物质毒性的影响因素 第六节 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 第七节 工业毒物的通风排毒与净化吸收 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概述 一、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识别和评价不良的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研究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科学。 包括改善不良的劳动条件(生产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有效防止职业病和职业性损害发生,而不仅局限于对已患病劳动者的治疗。 一、工业毒物的基本概念 1. 毒物的定义及形态 定义: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它与人体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能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甚至影响生命,这种物质叫做毒物。 形态:粉尘、烟尘、雾、蒸气、气体 2. 毒物的入侵方式 呼吸道 皮肤 消化道 3. 毒物在体内的分布 初期:血液中毒物浓度最高,毒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主要和供血量有关。 中期:血液中毒物浓度降低,未被排出的毒物根据与器官、组织亲和力大小重新分布,并通过血液循环维持动态平衡。 后期:长时间不能排出的剩余毒物,大部分储存在器官或组织中,然后缓慢释放到血液中,进行新的平衡。 4. 毒物的排泄 绝大多数毒物通过肾脏随尿排出。 二、工业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P113) 1. 神经系统 2. 呼吸系统 3. 血液和心血管系统 4. 消化系统 5. 泌尿系统 6. 生殖系统 7. 皮肤 8. 眼睛危害 9. 致癌 10. 其它 三、工业毒物的毒性 1. 毒性指标(动物实验) a.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是指引起全组染毒动物全部(100%)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b.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是指引起全组染毒动物半数(50%)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c.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或MLC),是指全组染毒动物中只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d.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0或LC0),是指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毒性物质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e.急性阈剂量或浓度(LMTac),是指一次染毒后,引起试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f.慢性阈剂量或浓度(LMTcb),是指长期多次染毒后,引起试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2. 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 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 4. 最高容许浓度与阈限值 最高容许浓度:是指工作地点中有害物质在长期多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中,均不应超过的数值。      219种工业毒物和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的执行标准,P279. 多种毒物的联合作用结果: 独立作用 (简单加和) 协同作用 (如乙醇促进苯的毒性) 拮抗作用 (如乙醇拮抗二氯乙烷的毒性) 几种毒物存在下,通常以简单的独立作用判断是否超标   阈限值: 是指化学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限值,并表示在该浓度条件下每日反复暴露的工人不致受到有害影响。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短期接触限值 极限阈限值 5. 职业接触毒物危险程度分类 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最高容许浓度六项指标作为定级标准。 将毒物分为四级。   6. 职业中毒与现场急救 A、急性中毒与慢性中毒 急性职业中毒是指一个工作日或更短的时间内接触高浓度毒物所引起的中毒。急性中毒发病很急,病情严重,变化较快。如果急救不及时或治疗不当,预后严重,易造成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慢性职业中毒是指长时期不断接触某种较低浓度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慢性中毒发病慢,病程进展迟缓,初期病情较轻,与一般疾病难以区别,容易误诊。 亚急性职业中毒是指介于急性和慢性中毒之间的职业中毒。一般是接触工业毒物一个月至六个月的时间,发病比急性中毒缓慢一些,但病程进展比慢性中毒快得多,病情较重。     B、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 a.救护者防护准备 急性中毒发生时,毒物多由呼吸系统或皮肤进人体内。因此,救护人员在抢救之前应做好自身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如穿好防护服,佩带供氧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 b.切断毒物来源 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后,除对中毒者进行抢救外,还应认真查看,并采取有力措施,如关闭泄漏管道阀门、堵塞设备泄漏处、停止输送物料等,切断毒物来源。 c.中毒者急救准备 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后,应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松解患者衣领、腰带,并仰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清洗被毒物污染的皮肤。 d.心脏复苏术 患者心跳骤停,应实施心前区叩击术或胸外心脏挤压术进行抢救。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