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黄的药理作用及在肾脏病的临床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大黄的药理作用及在肾脏病的临床应用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8)
【摘要】目的:探讨大黄的药理作用及肾脏病治疗中临床应用。方法: 对大黄的临床药理、肾脏病治疗中临床应用。结果:大黄具有泻下、抗菌、抗肿瘤、消炎镇痛、降压、排毒、减肥降脂及治疗肾功能不全、精神病、胰腺炎、肝胆疾病等生物效应。结论:大黄对肾病的治疗作用是根据它本身具有的多种生理活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具有抗菌消炎、调节免疫、利尿消肿、调节代谢、活血解毒等作用,可以保护和修复受损的肾组织,抑制系膜细胞DNA合成,促进蛋白质的代谢,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加快废物毒素的排泄。
【关键词】大黄;药物作用;肾脏病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102-02
大黄其主要成分为蒽醌及其衍生物、蒽酮及其苷、萘苷、芪苷、鞣质、苯丁酮、色原酮类等。其味苦性寒,走气分兼入血分,具有攻下导滞,泻火解毒,祛瘀止血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胰腺炎、精神病及减肥降脂等疾病。用于泌尿系感染、膀胱出血、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损害,且伴湿浊血瘀证。
1.药理研究
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1]。功能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大黄有改善氮质血症作用,应用大鼠肾衰模型探求大黄治疗肾衰竭的作用机理.认为大黄一方面使肠道吸收的合成尿素原料之一氦基酸减少;另一方面使血中必需氨基酸升高,利用体内氨基酸的分解产物氨合成蛋白质,从而使肝、肾组织合成尿素量减少。再一方面大黄抑制了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从而使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降低。此外,大黄还能促进尿素和肌酐随尿液排出体外。大黄除有降低氮质血症,改善尿素循环的功能外,还能降低血磷,升高血钙,改善高磷低钙血症,由于大黄能改善肾功能,减轻尿毒症,冈而能延长患慢性肾功能衰竭病鼠的生命。大黄对多种动物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亦有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大黄还有降血脂、降压、强心、利尿、解热降温、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糖及雌激素样作用。
2.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2.1 利尿作用
家兔实验表明,大黄素、大黄酸以30mg/kg的剂量灌胃给药,2~4小时后尿量、排Na+和K+量达最高峰,比对照组明显增多,而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的作用较弱。
其利尿作用的机制可能为:大黄素、大黄酸和芦荟大黄素有较强的竞争性抑制肾髓质Na+-K+-ATP酶活性,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的Ki值分别为(1.3plusmn;0.76)times;10-6,(1.4lplusmn;0.63)times;10-6,(7.41plusmn;1.10)times;10-6mol/ml,使肾小管对Na+重吸收减少,使尿钠明显增多,而起到利尿作用。
2.2 对肾功能的影响
在体外人肾成纤维细胞培养的基础上,采用3H-TdR掺入法观察了不同浓度大黄素(10、30、50、80、100mu;g/m1)对人肾成纤维细胞3H-TdR掺入率的影响,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了大黄素(10、50、100mu;g/ml)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黄素在30mu;g/ml时即明显降低了成纤维细胞,H-7dR掺入率,其后随剂量增加抑制效应增强(r=-0.995,P<0.01)[2]。利用原代培养的人肾成纤维细胞,观察大黄素、依那普利对人肾成纤维细胞产生纤维连接蛋白(FN)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影响。FN含量和PAl-1活性分别采用ELISA法发色底物法。结果依那普利和不同浓度的大黄素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诱导的肾成纤维细胞分泌FN和PAl-1活性增高。提示依那普利及大黄素可能通过抑制PAl-1活性,增加FN降解。而成纤维细胞在肾间质纤维化中有重要作用,后者是导致慢性肾衰的主要原因。同时,在建立体外肾小管细胞培养的基础上,以3H-7dR掺入量为指标,观察大黄素对肾小管细胞增殖的影响。
3.临床应用
大黄主要应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以氮质血症及尿毒症早期为宜,治疗对象以Scrle;884mu;mol/L,BUNle;35.7mmol/L者为佳。中医辨证属湿浊血瘀证,临床以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量少,苔腻,舌质紫黯者。可选用单味大黄制剂,如大黄水浸剂、粉剂、胶囊及煎剂,或选取用大黄复方制剂,如肾安胶囊(冬虫夏草、玄参、大黄、川芎等)、尿毒清冲剂(大黄、黄芪、附子、丹参、白芍等)、大黄至灵胶囊(大黄、何首乌、黄芪、女贞子等)。通常运用单味大黄治疗慢性肾衰剂量较小,一般每日不超过5g(生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