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在基层医院开展新式(腔)内镜下保胆术的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如何在基层医院开展新式(腔)内镜下保胆术的体会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 目的:讨论如何在基层医院开展新式微创(腔)内镜胆囊切开取石(息肉)保胆术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为124例胆囊结石(息肉)患者施行新式保胆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1例腹腔镜辅助下手术一次性保胆取石成功109例,中转腹腔镜下切胆12例;完全腹腔镜下保胆3例,其中1例中转、1例术后7天胆瘘二次行腹腔镜下切胆。本组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石复发2例。结论:转变新的理念、放宽手术适应症,使其复杂的新技术方法操作简便、条件及设备简单、耗时不长等,才能在基层医院持久进行、普及推广。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胆囊息肉;胆道镜检查;腹腔镜检查;保胆取石术
新式微创(腔)内镜胆囊切开取石(息肉)保胆术(简称新式保胆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展以来已逐渐被部分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认可,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共124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24例,男51例,女73例;年龄17~57岁,平均39岁。术前B超示胆囊壁3~4mm左右及以下,结石性胆囊炎116例,其中胆囊内壁较多胆固醇结晶(“草莓胆”)32例,结石颈部嵌顿6例,胆囊胆固醇性息肉8例,术中冰冻病理切片诊断,完全腹腔镜下保胆3例,其中1例中转、1例术后7天胆瘘二次行腹腔镜下切胆,腹腔镜辅助下保胆121例,中转腹腔镜切胆12例,原因:严重“草莓胆”3例,巨大(phi;3cm)结石颈部嵌顿1例,胆囊底难以提出切口外8例。
1.2 手术方法
本组采取两种方法:腹腔镜下辅助手术或完全腹腔镜下手术 。
先经脐部切小口(若上腹部有手术史者,则从剑突下切小口)放入腹腔镜观察,判断胆囊大小、形态,胆囊壁厚度、有无功能,病变性质及确定胆囊底位置后,对应取右上腹壁切小口提出胆囊底或完全在腹腔内切开胆囊底,吸净胆汁,置入软性及/或硬性胆道镜,在镜下直视观察胆囊壁及腔内结石(息肉)情况,并用取石网篮套取结石,及用多种其他设备(如腔镜取石钳及电凝棒、碎石机、吸石箱等)取净结石(息肉)。查看胆囊管开口通畅(见胆汁溢出)后,缝合胆囊切口及皮肤切口,术毕。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2~3天出院。1例完全腹腔镜下保胆者术后7天胆瘘再入院行二次腹腔镜下切胆,术后7天痊愈出院;2例2个月B超复查胆囊内有沉积物,为术前胆囊内泥沙样结石患者。余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3.1 新式保胆术的重要意义在于:1)、解除病变并保留脏器及其功能的更加微创的手术,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改变了传统保胆术盲目取石不知胆囊腔内的状况;3)、避免了胆囊三角内胆管、血管结构损伤的风险;4)、显著降低了胆囊结石复发率,由90%以上降至2~10%[2]。2010年12月召开的第十四届全国胆道外科学术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志强表示,中国胆囊结石发病率4~7%,上海高达10%。说明保胆术后结石复发可视同正常人发病率。
3.2 我院现平均每年因胆囊结石及息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约800例左右,新式保胆术约占7.8%左右。难以普及为主要的外科治疗方法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影响了外科医生开展此项技术的积极性:
3.2.1 病例选择及适应症应适当扩大:
术前胆囊功能的测定,不能强求每个病人都做胆囊造影或B超脂餐试验。
因为:⑴检查过程繁琐、耗时,有的方法已不常用;⑵很多文献报道急性胆囊炎、胆囊管结石梗阻胆囊内白胆汁若行胆囊功能测定肯定极差,但有行保胆术或胆囊造瘘二次取石保胆术成功者[3]。及保胆取石术后1~2 年,84%病例胆囊壁由厚变薄,胆囊收缩和显影率明显改善恢复[2]。⑶中国医师协会规范适应证也指出虽然TeECT或口服胆囊造影不显影,但术中能取净结石证实胆囊管通畅者[4];⑷增加术前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危险。
3.2.2 取石方法不应太单一
中国医师协会保胆治疗规范[4]及张善宝均要求取石时,不许用钳子夹,不许用刮匙刮,避免结石破碎,漏掉碎屑;只许用取石网篮套取,象“接生婆”那样将结石完整细心地取出胆囊之外[5]。但较大结石又要求用碎石机击碎后取出,两者互相矛盾。现已有吸石箱类的取石设备[6]对取出细小结石已不成问题,应允许使用钳子夹、刮匙取石,这可方便手术医师术中的操作。
3.2.3 新式保胆术不能太追求成功率,为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