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例分析 王恩琴1 罗昭永2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例分析 王恩琴1 罗昭永2
王恩琴1 罗昭永2
(1遵义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所 贵州遵义 563000)
(2桐梓县妇幼保健院 贵州桐梓 563200)
【摘要】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笔者收集2002~2012襄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共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20例部手术发生脂肪液化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换药、切口加压包扎(腹部压盐袋)、清创缝合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切口脂肪液化要从围手术期和手术操作多方面入手,防治并发症、及早处理和充分引流是治疗关键。
【关键词】脂肪液化 相关因素 治疗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351-01
脂肪液化是指脂肪细胞受损破裂、坏死、液化的过程,脂肪崩解产物脂肪酸刺激引起周围组织非炎症反应,脂肪液化虽然不是细菌感染,但是它增加了切口感染的机会并且延长了切口愈合的时间,不仅给病人造成精神、躯体的痛苦,且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也降低了病床周转率。近年来,随着妇产科剖宫产率的增高,妇产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明显增加。
1 资料与方法
笔者收集2002~2012襄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共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20例,发生率1%,其中妇科发生脂肪液化8例,发生率0.8%;产科发生脂肪液化12例,发生率0.64%。术后患者多无自觉症状,于术后3~7d发现切口处有黄色油性或血性渗出物,切口处无明显红肿热痛,但可见渗出处部分皮肤或皮下裂开,渗出液涂片存在较多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体温正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未见明显升高,中性分类不高。5例为术后第3天出现腹部切口渗液,12例术后第5~6天,3例7天拆线时发现。
2 方法与结果
术后第二天开始每日换药,检查切口,发现切口有少量黄色油性或血性渗出物,观察有无红肿、压痛、硬结,并结合体温、血象,排除切口感染后, 每日挤压切口1~2次,每次尽量将液化脂肪挤净,然后于切口表面敷盖碘伏纱布,并由切口渗出处两侧向中央挤压然后用无菌蝶形胶布固定此处,多数患者经2~3次换药后可愈合;切口渗液较多者,联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同时拆除该处缝线,高渗盐水、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用干纱块引流及时更换敷料无渗液后,用蝶形胶布固定,加压包扎(腹部压盐袋),消灭死腔,经4~7天换药,一般可愈合;切口皮下全层裂开者,予拆除缝线,充分引流清创,用高渗盐水冲洗后放置干纱布,刺激肉芽生长,湿透后及时更换,待肉芽组织新鲜后行二期全层缝合,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辅以支持治疗,10~14天后拆线。30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28例经过换药后痊愈出院,2例Ⅱ期缝合,没有1例切口感染。愈合时间3~14天。
3 讨论
3.1脂肪液化的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出现以下临床表现者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1、2]:①发生在术后3~7d,除切口有较多黄色渗液外,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挤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②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有漂浮的脂肪滴;③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④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3.2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肥胖是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腹壁脂肪过厚难以避免缝合缺陷,易致脂肪液化[3]。且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较多,脂肪组织容易发生缺血,坏死,从而产生渗透液,导致脂肪液化。除此之外医生缝合技术也是脂肪液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缝合过程中,缝扎过紧可使组织坏死,缝扎过松止血不彻底,渗出物较多,缝合时留有死腔,可扩大局部炎症反应,缝合组织层次对合不良致切口裂开,均可导致脂肪液化。近年来高频电刀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也增加了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手术室器械的刺激,止血的不彻底,时间过长均可以造成脂肪无菌性坏死,从而导致脂肪液化[4]。此外脂肪液化还于营养不良、水肿、低蛋白血症、胎膜早破、阴道试产时间及手术时间过长、妊娠期贫血、水肿、妊娠期合并症以及术后咳嗽 都会引起脂肪液化。
3.3预防措施
1.对肥胖患者的腹部手术,应采用减张分层缝合,对合整齐,打结时动作轻柔,避免过松或过紧,缝合时一定缝住顶端避免形成死腔,漏洞;若皮下脂肪组织过厚,可放置橡皮条引流,待渗出停止后拔除。2.合理使用高频电刀,避免损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2024.docx VIP
- 用于皮秒脉冲产生的级联阶跃二极管电路.pdf VIP
- 课外古诗词诵读《梁甫行》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3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表达技巧4-写景手法(典例引领+方法技巧+巩固训练+答案解析).docx VIP
- 纪念九一八主题班会课件学习资料.ppt VIP
- 佛山市教育局1.pdf VIP
- 基于场效应管与阶跃恢复二极管的皮秒级脉冲源设计.PDF
- 2025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docx VIP
- 贵阳机场通行证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学校类物业管理投标文件技术部分完整规范模板.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