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2014-2015学年度下期高二年级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VIP

攀枝花市2014-2015学年度下期高二年级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攀枝花市2014-2015学年度下期高二年级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攀枝花市2014—2015学年度下期高二年级期末调研考试 历 史 试 题 1.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李成贵在《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中认为,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注重血缘关系 ①图一和图二所示地方行政制度的根本目的相同 ②图一和图二所示地方行政制度实施的结果相同 ③图一所示地方行政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监察地方 ④图二所示地方行政机构的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韩愈于贞元二年赴长安应试,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行卷(考生在考试前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以求闻达“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8.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敦促洋人谨守合法贸易,主动上缴鸦片。在遭到外国商人拒绝后,他宣布全面断绝对外通商,封锁烟馆,直至外国人答应交出鸦片。林则徐采取这种“先礼后兵”的策略主要是为了 A.树立平等交往的形象 B.扩大对外贸易的需要 C.达到禁绝鸦片的目的 D.应对敌强我弱的态势 9.旅日学者宗泽亚在《清日战争》中谈到“历史的真实不能完全认同那些惯用的‘身陷绝境’、‘弹尽粮绝’、‘敌强我弱’、‘被迫撤离’等,颇有开脱战败责任的词汇。清日战争中,清军的处境恰恰与惯用语的状况完全相反。战争失败并不耻辱,从反省中站起来,再去赢得战争。清国人没有这样做, C.北洋水师遭受重创,李鸿章避战自保 D.封建制度的腐朽,致使国民爱国意识淡泊 10.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两国“光荣革命” 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 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11.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据此推断合理的是,作者( ) A.关注民族危机,主张教育救国 B.质疑华夷观念,推崇西方文明 C.顺应时代潮流,主张与时俱进 D.忧虑社会革命,怀念清朝统治 12.阅读图2。该图表可能反映的是( ) A. 南京政府官员的构成 B.中共党员的人数与成分 C. 民族资本家及其出身 D.经济危机中的失业人员 13.1937年12月,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今日除投降外无和平,舍抗战外无生存,彼等实昧于大势,不知国家利害,此革命之所以未成功而以致于此也。”这可以体现蒋介石( ) A.建立统一战线的决心 B.希望国际力量支持中国抗战 C.谴责侵华日军的暴行 D.对中国抗战前途的思考判断 14.1955年8月,中美大使级会谈举行前,中国政府主动释放了11名在朝鲜战争期间俘获的美国飞行员。 后来,会谈经过多次磋商,美方也允许钱学森等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这表明当时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