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八年级下开学检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八年级下开学检测

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开学检测 班级: 姓名: 一、文言文阅读(48分) 默写(18分) 1.(1)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灵旗空际看。(《别云间》) (3)可怜夜半虚前席 , 。(《贾生》) (4)出师未捷身先死 , 。(《蜀相》) (5) ,赚得行人错喜欢。(《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6)晚泊孤舟古祠下, 。(《淮中晚泊犊头》)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2——3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题目中的“壮词”的含义是_________ 。(1分)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片中的“醉”、“梦”都非日常状态,借酒浇愁,忆当年沙场。 B.词中重点回忆对敌作战的一个场景,再现了当年的战斗生活。 C.末句独立成意,语意急转,与前九句形成强烈对比,震撼心灵。 D.这首词抒写了作者的精神苦闷,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深沉悲愤。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4——7题 (12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4.上文选自 ,作者是清代文学家 。(2分)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最是不济事( ) (2)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指出“过目成诵”“最是不济事”,树起批驳靶子。 B.第二段反对“过目成诵”,主张深入探研,阐明其道理。 C.第三段反对“无所不诵”,主张读书应选择精华,反复诵读。 D.文章举例典型,引用论证,多用反问和感叹句式,批驳有力。 (四)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12分) 詹懋举以工为师 万历末,詹懋举为颍州守。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8.解释加点字。( (1) 詹适弹琴( ) (2)一时琴师莫能及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曾经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肩上担着柴,头上常挂一个囊琴,于是请求看看。 B.曾经见一个老人带着薪金进城,担心薪金,便放在常挂头边的琴囊里,于是请求检查一下。 C.曾经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常把琴装在口袋里挂在柴担的担头,于是请求看看。 D.曾见一老人带薪金进城,担心薪金,便放在常挂头边的装琴的口袋里,于是请求检查一下。 1从文中看,詹懋举“大惊异”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詹懋举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是。(3分)调好你的“食物钟” 12.根据第(1)(2)段内容,第(2)段中加点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请根据上下文,填入第(4)段划线出的词语正确的一项 )(2分) A.因为所以??B.只有才 ??C.虽然……也 ??D.如果……就 第(5)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 __的说明方法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