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沿海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与防治技术探讨.docVIP

苏北沿海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与防治技术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北沿海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与防治技术探讨

苏北沿海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与防治技术探讨 ?,}j絮俄和馘婚星刹,}事茜 ?研究与探讨 苏北沿海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与防治技术探讨 姜春义沈书龙沈田辉金中时张吉林 (江苏省大丰市植保站,2241OO) 王树林,王中艮如; 0币I庄镇农技站)- 大丰市地处苏北沿海.90年代安推广杂 交油菜以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油菜菌核 病发病日趋严重.全市2o万亩油菜,发病面 积达loo%,严重危害约5万亩左右,直接威 胁着油菜的高产稳产.为有效地控制该病的 危害,本站从1994年开始对病害的发生及防 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 ,发生与流行因素’ l,发生特点根据近几年系统资料观 察:我市种植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发病有如下 特点. (1)叶发病始见期各年早迟不一.据观 察,一般在3月上中旬始见.不同年份依油菜 生育期早迟而变,油菜生育期早,发病始见期 早,生育期的早迟又因3月下旬和4月上中 旬的温度高低而变,如95年3月下旬至4月 中旬平均温度为l0.38,叶发病始见期为3 月2日,而97年旬平均温度为l1.1O,叶发 病始见期为3月17日.而96年3旬平均温 度仅有8.卵,在3月28日才查见发病叶. (2)叶发病开花前轻,开花后上升快.开 花前叶发病很轻,病株率一般不超过3%,开 花后叶病迅速上升,达叶发病高峰,高峰期病 株率达2o%左右.分析其原因是子囊孢子释 放后随气流传播,对花瓣具有较强的侵染力, 但对正常健康叶片侵染力低.有关资料报 道:带菌的花瓣落于叶片上,引起再侵染达 81.3%的结论,是一致的. (3)茎发病在终花期发生(常年在5月上 旬),以后大量表现,接近成熟时,茎病达发病 ? 28? 高峰(常年5月加一25日),茎杆发病高峰一 般在叶发病高峰后lO—l5天左右,其原因是 茎杆发病,由于病叶病接触侵染所致.与外地 报道:茎杆发病有91.5%是由病叶接触侵染 所致,小分枝发病有76.6%是由小分枝上的 有病小叶传播所致基本相一致.总之.我市油 菜菌棱病叶始盛期一般在盛花期(4月中 旬),叶病高峰期也就是茎病始见期,一般在 油菜终花前后(5月上旬左右),茎病高峰期 为油菜接近成熟期(5月下旬左右). 2,病害流行原因分析 (1)开花期降雨量.油菜从始花到终花一 般经历25—30天左右,这期间只要有5天以 上的降雨就能导致该病的发生.如:95年开 花期间降雨7天,雨量91.3毫米,96年降雨6 天,降雨量67.5毫米,97年降雨8天,雨量 31.2毫米,这期间降雨早迟;直接与发病早 迟有关.95年从4月lO日就开始降雨.而96 年4月27日之前均未出现阴雨天气,4月 28—29日,5月3—7日.计出现六天阴雨天 气,因此.95年发病就比96年早ll天.从本 市1982年以来的气象资料观察可见:在油菜 开花期每年都有长短不等的雨日,雨量一般 在50毫米以上,因此,油菜菌核病每年都有 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 (2)田问菌源.越冬菌核是病害初侵染 源,发病的轻重与菌源基数虽有关,但不呈正 相关.如95,97年由于蕾苔至开花期干旱少 雨.对于囊盘萌发不利,子囊盘萌发后干瘪 快,寿命短,以每平方米子囊盘为倒:94年 社抽Ilt{双膏刊)摹11拳i.秘1998车2l 90.3个,96年103.5个,而95,卯年仅有 l1.85和13.89个,但最终茎病株率:94一卿 年分别为18.3%,20.15%,26.25%, 19.44%.由此可见:一般年份田间菌源均可 满足菌核病的发生. (3)开花期与子囊盘发生期吻合程度.油 菜开花期与子囊盘发生期吻合时间越长.发 病越重.我市常年油菜开花期也就是子囊盘 子囊孢子的释放期,因此,也就加剧了该病的 发生发展. (4)感病品种.我市栽培的油菜品种较 多,以秦油二号为主,均属感病品种.抗病能 力差.因此,年度问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二,防治技术 l,农业技术措施 (1)优化耕作制度.凡可轮作的老茬田全 部进行轮作,降低田间菌源数量,达到减轻病 害危害的目的. (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用氮肥,避免 开花结角期徒长倒伏或脱肥早衰,适当配合 磷,钾肥和硼,锰等微量元素肥料.3,4月份 对上一年种过油菜的重茬田,中耕13次, 以破坏子囊盘.重病区可于花期摘除植株中, 下部病,黄叶1—2次以上,拾出田外处理.同 时生长期间以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为重点 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化学防治技术 气候是影响油菜菌核病发生的主要因 素.由于目前中长期气象预报技术条件还难 以把握.根据油菜菌核病在我市危害的特点, 舛年开始,实行”主动出击”的策略,同时对 防治适期,高效药荆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 表明,油菜盛花期施药,对油菜菌核病的控病 效果最好,其次为初花期,营期,抽苔期效果 最差.6种杀菌剂中,12.5%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