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水肿的体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水肿的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医治疗水肿的体会 周文帮 张明健 董远琳   贵州省凤冈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贵州 凤冈 5642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水肿的方法。方法: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各种类型的水肿患者。结果:所有患者接受辩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97.8%。结论:中医治疗水肿应充分重视对患者肺、脾及肾脏三个器管功能的调理,辩证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水肿;辩证治疗   水肿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进而导致患者的眼睑、头面以及四肢等部位出现浮肿现象,严重时还有可能会伴随着胸积水、腹积水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1]。该疾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外邪侵袭、生活不规律或久病疲劳等因素而导致的。现将中医治疗水肿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水肿患者共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36.25plusmn;2.14)岁。中医辩证分型:风水相搏证患者共8例,风热犯肺证患者共9例,热毒内归证患者共7例,脾运不健证患者共6例。   1.2 治疗方法   ①风水相搏证。药物主要包括:麻黄、桂枝、茯苓以及泽泻等中药。若患者出现咳嗽症状,应适当加入桑白皮等药物;若患者的咳嗽症状较重,应适当加入白芥子等药物;若患者尿液中多泡沫,尿蛋白较多,应适当加入蝉蜕等药物。②风热犯肺证。药物主要包括:麻黄、白术、大枣、金银花以及连翘等中药。若患者咽喉肿痛比较严重,应适当加入板蓝根、桔梗等药物;若患者水肿现象严重,应适当加入浮萍、茯苓等药物;若患者尿液较少,且检查后表现为红细胞较多,应适当加入鲜茅根等药物。③热毒内归证。药物主要包括:麻黄、连翘、杏仁、金银花以及蒲公英等中药。④脾运不健证。药物主要包括:桑白皮、大腹皮、茯苓皮以及厚朴等中药。若患者脓毒比较严重,应适当加入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药物;若患者湿气较盛且出现糜烂症状,应适当加入苦参、茯苓等药物;若患者吹风后感到皮肤瘙痒,应适当加入白鲜皮、地肤子等药物;若患者出现便秘现象,应适当加入大黄、芒硝等药物。   1.3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处理,计数采取率(%)。   2 结果   所有患者接受辩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97.8%。   3 讨论   3.1诊断与鉴别方法   中医认为,水肿疾病的发病初期,一般是从患者的眼睑部位开始,然后逐渐蔓延到患者的头面、四肢以至全身。但是,也有部分患者是从下肢部位开始,然后逐渐蔓延至全身。若患者的病情较重,临床上患者会表现出腹满胸闷、气喘不能平卧等症状。   中医认为,对水肿疾病的诊断应当与鼓胀进行鉴别。其中,鼓胀发病初期,常常是从患者的腹部开始,表现为腹部逐渐胀大,继而患者的下肢或是全身逐渐浮肿,皮肤呈现未苍黄色,且腹部青筋暴露。水肿疾病则是自头面或下肢开始,继而蔓延至全身,皮肤颜色往往未出现变化,且腹部也未出现青筋暴露现象。   3.2 水肿的原因   中医认为水肿的原因主要包括四大类:①风邪外袭。风邪外袭,影响肺部功能,导致患者肺部失调,水道不通,继而引发风遏水阻,两者相互影响,流溢肌肤,致使水肿的产生。②湿毒侵淫。患者因肌肤溃烂,毒素未能得到及时清理,影响到脾肺功能,进而导致患者体内水液代谢失常,流溢肌肤,致使水肿的产生。③水湿浸渍。患者因长时间居住于潮湿之地,或者是冒雨涉水,导致湿气侵入体内。此外,也可可能会由于日常生活不规律,饮食上不加节制,喜食生冷的食物等因素引发水肿。主要是由于这些因素导致患者脾脏被湿气所困,水湿不运,影响脾脏功能,流溢肌肤,致使水肿的产生。④湿热内盛。患者因湿热之气长久侵袭机体或者是湿郁化热,从而导致患者的脾胃失去了原先的升清降浊的功能,继而阻滞于三焦之中,导致水道不通,致使水肿的产生。   3.3 辩证治疗   针对不同的水肿类型,应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①风水相搏证。主要因患者肺部失调,受到风寒之邪的阻滞,导致水肿的发生,应选用麻黄加术汤联合五苓散加减法进行治疗。其中,麻黄加术汤主要是用来发汗,五苓散主要是用来渗湿利水,同时也能起到健脾化气的功效。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达到散寒解表、祛湿利水的作用[2]。②风热犯肺证。主要因患者上焦失调,唯壅阻之邪为风热,应选用越婢加术汤或者是银翘散加减法进行治疗。其中,越婢加术汤能够达到清风疏热的功效,同时还能够祛除患者体内的湿气,适宜起病急的患者使用。银翘散加减法具有较强的解表清热的作用,适宜于出现水肿且表热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使用[3]。③热毒内归证。主要因患者热毒内归,进而影响了脾脏功能,湿浊之气由内而生,同时湿热之气蕴结于体内,应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联合五味消毒饮进行治疗。其中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