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地区间技术追赶与经济收敛:基于面板数据的LSDV分析
李国璋 彭国川
(兰州大学 兰州 730000)
摘要:落后地区通过从发达地区引进技术可以获得比发达地区更快的经济增长,并使得落后
经济最终收敛到发达经济。本文在传统的索罗模型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中国区域间技术创
新倾向的指标,考察了用技术创新倾向指数表示的技术水平在区域经济收敛中的作用。使用
Panel Data分析方法对中国各省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包括技术创新倾向的收敛
模型能较好地解释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最后,作者提出促进区域间技术扩散
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 技术追赶 条件收敛
TechnologicalCatch-up andEconomicConvergence in China: BasedonLSDV
Models of Panel Data
Li Guozhang Peng Guochuan
Abstract:Thelagging regions canobtain quicker growth than theleading region by
technology diffusion from the leading region, and beconvergence to the leading
region. effect of thetechnology
diffusionindicated byinnovate propensities.Using panel
that a regionalconvergence model that includesinnovate propensities provides an
excellent description of the Chineseregional economicdevelopmentimbalance.Our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technology differs across regions
-up.Atlast,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by the author.
Key Word:Economic Growth;TechnologicalCatch-up;
一、技术进步与经济收敛
解释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绩效差异进而人均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是经济增长理论始
终关心的问题。新古典增长理论从资本报酬递减的假说出发,指出了经济增长速度从而人均
收入水平在国家或地区之间收敛的可能性,即起点上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经济倾向于在随后
的增长中速度更快。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特别是技术扩散模型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技术差
距和技术扩散是影响经济收敛的重要因素,然而大量实证研究的文献却未能就技术因素对收
敛的作用及其机制引起足够的重视。如Mankiw、Romer和 Weil (1992)就假设区域间不存
在系统的技术差距,因此收敛完全归结于资本的深化。即使考虑到不同区域存在着技术差异,
但也把这种差距看做是固定不变的,如 Islam (1995)。由此,技术扩散的作用同样也被排
1
除在模型之外。正如Bernard(1995)和Jones(1996)指出,在忽视技术进步的情况下,
经济体的水平差异和增长速度差异只能仅仅取决于资本深化,尽管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
资本,显然这是一个误导。①②
③
在收敛分析框架内研究技术进步作用始于Abramovitz(1986)和Baumol(1986)。 阿
布拉莫维茨认为,假使后进国家有能力吸收和采纳国外技术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技术扩散往
往使后进国家从中受益。实际上,他的思想很简单,追赶者用不着从事新的发明,用不着为
前沿技术的开发耗费资源,因为它们比技术领先者处于迅速增长的更有利的位置,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新教材】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上册(艺术唱游)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计划(全35页)(2024年).doc VIP
- 二 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方法.ppt VIP
- 电商直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ptx VIP
- 2020年版中国药典药物检测相关知识考试试卷.docx
- 2025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技术路线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docx
-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 季浏PPT课件.pptx
- 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 测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家用空调主板整机可靠性测试标准.docx VIP
- 2025秋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