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州市中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

徐州市中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 一、2011年命题思路 1.命题要关注教材重点以及对后续高中学习有帮助的知识点。 2 .试题以容易题为主,适当控制难度题。难度要控制在0.6以上。 3 .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历史试题的功能。合新课程理念的新题型,适当注意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 4 .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和社会。   5 .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 6 .命题要照顾到中考新航标和市区练习册的试题。 7 . 2010年中考试题在各方面作了较成功的探索,对2011年中考命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2011年题型结构与分值分布 预  测 2010年选择题统计     2010年非选择题统计    题量统计:为4题,中国古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综合1题(第16题),中国现代史1题(第17题),世界现代史1题(第18题),世界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综合1题(第19题)。    分值分布:中国古代史5分,中国现代史10分,世界近代史7分,世界现代史8分。 分数统计: 总结: (1)2010年题型结构与分值分布与中考考试说明基本一致。 (2)但对中国近史和世界近代史的考查比例较小,特别是世界近代史。 注意:(1)今年可能要加强对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考查。 (2)今年问答题的数量应与2010年一致为4题。 (3)问答题的题型应以垮地域、垮时代综合试题为主。如2010年第16题(中国古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综合),第19题(世界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综合) (4)类似10年第18题的合作探究题可能继续存在。 18.(8分)团结合作,实现共赢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合作共赢”主题的探究任务。 【团结合作,实现共赢】 (1)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国共两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请写出中国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两次战役。(2分)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猖狂进攻,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一个重要文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个文件的名称是什么?(1分) 【化友为敌,美苏对峙】 (3)二战结束后,美苏由合作转为敌对,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冷战”政策的推行对战后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世界形成了怎样的格局?(1分) 【感悟历史,获取真谛】 (4)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应该在哪些问题上加强合作?(2分)请你谈谈对“合作共赢”的认识。(1分) 三、2011年中考试题难度预测 08年中考大市平均约34分,难度值为0.57,09年中考大市平均41.7分,难度值为0.69。10年中考大市平均35.9分,难度值为0.598。  注意:今年的中考历史难度应与10年的难度相当。 四、考试范围的变动与2011年命题趋势 (一)中国古代史部分 考点1:中华文明的起源:禅让的传说和大禹治水的传说。 尧舜“禅让”的历史传说,反映了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是早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形成前的政治状态。 近几年中考都没涉及,今年命题的几率也很小。 考点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分封制。(2)商鞅变法(09已考)。 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政治形态和由分裂向封建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渡时期(社会转型)的政治状况。 注意:内容(1)出选择题的可能性较大。 考点3. (1)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的职能;郡县制度;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2)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内涵、背景、目的、影响。(3)汉武帝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经济措施 内容(1)和(3)可能出选择题。(2)为儒家思想的发展中重要转折点,要特别注意。 考点4.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贞观之治”(2)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09年已考过,今年不是热点。 考点5: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1)“交子”。(2)东京和临安城市商业的繁荣;“瓦子”。(3)经济重心的南移(新增)   注意新增内容,可能考选择题。 考点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明朝废除丞相和内阁的设置(2)郑和下西洋和华侨对南洋的开发(3)清朝军机处的设置(4)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设台湾府(5)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6)驻藏大臣的设置(7)清朝前期的疆域(8)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   (1)10年已考过。(2)(4)(5) (6)(7)为新增内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设台湾府可与后面的一国两制照应,并可互相比较,前者是从殖民者手中收复,清朝用武力统一;后者中国则进入前所未有民族崛起时期,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