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富宁县某中学一起甲型肝炎疫情暴发的调查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富宁县某中学一起甲型肝炎疫情暴发的调查分析
曾玲
(云南省文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文山 663000)
【摘要】目的 推测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疫情暴发的可能原因,为处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结经验。方法 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采集患者及疑似病人血清进行甲肝IgM抗体和肝功能检测,通过现场调查制定疫情处理措施。结果 初步判定本次疫情较大可能是饮用校内被粪便污染的自建井井水引起。发病188例,罹患率9.47%,均未接种过甲肝疫苗。结论 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学校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学校饮食、饮水卫生监督和管理,及时有效的处置疫情,是预防和控制甲肝疫情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甲型肝炎 暴发 学生
【中图分类号】R5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8-0023-02
2013年11月26日、27日,富宁县和文山州疾控中心通过网络监测发现富宁县某中学发生聚性甲肝疫情,及时将疫情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并立即组织州县疾控中心、县医院等相关部门20余人前往调查处置,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调查方法
对发生甲肝疫情的学校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所有病例进行了个案调查,按1:2的比例随机选择无任何症状的学生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实验方法及试剂:甲肝IgM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水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技术和多管发酵法检测。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2诊断标准
参照《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0-1997)。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富宁县某中学位于该县西南部一个乡镇,距县城69公里,该校设有高、初中共32个班(高中6个班、初中26个班),在校学生1875人(男1131人、女744人),男女宿舍各1幢(均为5层),教师111人。
2013年11月15至2014年1月13日该校发生甲肝暴发,疫情限于学校内,发生在31个班,共发病188例,学生186例,教师2例,罹患率为9.47%。先后派出国家和省、州疾控中心6批16人次深入学校开展调查、制定处置方案,通过各级疾控中心和当地卫生、教育等部门的共同努力,最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2.2病例分布
2.2.1首发病例
初三174班学生,男,15岁,2013年11月15日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厌油、恶心、呕吐、尿黄、巩膜及皮肤黄染等,无外出和与甲肝患者接触史,无甲肝疫苗接种史。自行购药服用,22日病情加重后到文山州医院就诊,确诊为甲肝住院治疗,12月11日治愈出院。
2.2.2时间分布
继首发病例后持续有病例出现,11月21~30日形成第一个发病高峰,第一个高峰可能为一次共同暴露引起;12月13日后出现第二个高峰,峰型似人传人的特征,第二峰和第一峰顶间距约为25天左右,符合甲肝一个平均潜伏期,提示第二个峰可能为人传人暴露引起。
2.2.3年级分布
病例分布在31个班,初中部病例最多,初一至高三年级罹患率依次为11.58%、8.57%、11.78%、8.94%、7.02%和1.74%,各年级甲肝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5,n=5,P﹤0.01)。
2.2.4年龄分布
最大年龄30岁,最小12岁,13-16岁组发病170例,占90.43%。
2.2.5职业和性别分布
教师2例,学生186例。男129例、女59例,男女发病之比为2.2:1,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4,P﹤0.01)。
2.3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
病例主要有尿黄、腹痛、纳差、恶心、厌油、巩膜黄染、呕吐、头痛等表现。全部患者均住院,采取抗炎、保肝、对症等疗法,所有病例全部治愈。
2.4实验室检查资料
188例病例进行甲肝IgM抗体和肝功能检测,甲肝IgM抗体阳性177例,全部病例均有肝功能异常。
2.5免疫史
所有病例均无甲肝疫苗接种史。
2.6暴发因素调查
2.6.1 食源性污染可能性分析
食堂工作人员均持证上岗,疫情发生后均作甲肝IgM抗体检测,结果都为阴性。食堂提供食物为热菜,未提供过水产品、凉菜等。
若本次疫情为食源性暴发,则早期病例在年级和性别上的分布不应出现显著的差异,病例对照分析食用零食、冷饮、早餐加佐料、生吃蔬菜等均不是甲肝感染的危险因素,本次疫情为食源性污染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2.6.2校内水源及供水网情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