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的人论与医学儒家之医学模式-HKBUInstitutional.PDFVIP

中国文化中的人论与医学儒家之医学模式-HKBUInstitutional.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中的人论与医学儒家之医学模式-HKBUInstitutio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Comparative Philosophy of Medicine 《中外醫學哲學》《中外醫學哲學》 Volume 13 | Issue 2 Article 8 1-1-2015 中國文化中的人論與醫學:儒家之醫學 模式 Shui Chuen Lee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Taiwan Follow this and additional works at : .hk/ij pm Part of the Applied Ethi s Commons, and the Medi ine and Health S ien es Commons This Article is brought to you for free and open a ess by HKB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has been a epted for inclusion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Comparative Philosophy of Medi ine 《中外醫學哲學》 by an authorized editor of HKB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ontact repository@.hk. 中外醫學哲學 49 中國文化中的人論與醫學: 儒家之醫學模式 * 李瑞全 摘要 西方醫學界近年有學者提出新的「生物心理社會精神」醫 藥模式以回應西方現代醫藥模式的問題。本文首先指出西方傳 統之以醫藥為針對身體的正常功能之失效為主,而此一失能是 身體之物理生理的表現,因而其他心理或精神的病狀或病態都 必須能化約為身體的物理生理情狀,才被認可為疾病。此自然 排除了心理或精神,以及由社會宗教價值失調而來的疾病。雖 然此模式需要修訂,但此缺失不足以重新引入宗教教義作為診 治疾病的判準。本文同時檢討了西方醫學以物種正常功能作為 疾病的判準,以及近年流行的「實證醫學」政策診治模式所延 續與隱含的仍然是以物理生理為主的醫藥模式,並不真能包含 源自文化與價值的心理與心靈的疾病或病態。 由於文化與價值的不同,中醫的醫藥模式與西方醫學不 同。中國哲學以人為與天地萬物同出一源,人的生命與宇宙相 對應,因此,疾病被理解為人身之小宇宙失調,而治療則以順 大自然的運行法則而行。這是建立在中國傳統的儒道與陰陽五 李瑞全,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台灣中壢市。 《中外醫學哲學》XIII:2 (2015 年) :頁49-66 。 © Copyright 2015 by Global Scholarly Publications. 50 中外醫學哲學 行的哲學而來。儒家哲學以仁心貫通天人,因而中醫自始即不 限於氣化流行的現象,而有深入了解天道運行的意義,視人為 與宇宙一體的生命,身體官能之運作與宇宙之陰陽五行之氣化 相應,而其中以仁心之天道貫通疾病與醫病之關係,構成中醫 之儒醫理念與「醫乃仁術」的模式。心靈與心理的疾病有不同 的病源和對治的方式,不能化約為物理生理的情況。在此模式 中,社會文化與價值失調的疾病和病態可以被正視和治療,這 亦反映了醫藥乃是文化的一環。 【關鍵字】生物心理社會精神模式 精神疾病 實證醫學模式 醫乃仁術 儒家醫藥模式 一、引言 西方的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