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考.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考

《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 考 (5754 字)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钱超尘 1 “述”字的标志性意义。赵开美《仲景全书·伤 寒论》题著者曰“汉张仲景述”。南宋赵希弁《郡斋读书后志》卷 二云:“仲景伤寒论十卷,汉张仲景述”,明著名藏书家及刻书家 毛氏《汲古阁毛氏藏书目录》亦云:“仲景伤寒论十卷,汉张仲景 述”。古籍皆称《伤寒论》为张仲景所“述”。“述”者,谓遵循旧 说而不别立新义。《论语·学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 于老彭。”《墨子·非儒篇》“述而不作”作“循而不作”。《说文》: “述,循也。”谓沿循往轨也。《增韵》:“循,依也。”《左传 ·昭 公·二十三年》“循山而南”,注:“依山南行也。”“述”者,乃 “依 照”之义,则“张仲景述”者,谓张仲景依照旧说而为书也。张 仲景为时之大医,必有治验与医案融于《伤寒杂病论》中,然著 作主体仍为依先贤之旧轨、录大医之成方而为书。 2 魏晋时期皇甫谧及北宋林亿等皆称 《伤寒论》据《汤液经法》成书。 1 《甲乙经序》指出: 伊尹以元圣之才,撰(按,通“选”)用《神农本草》以为《汤 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代太 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余论甚精,皆可施用。 孙奇、林亿 《伤寒论序》亦云: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 甫谧序《甲乙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 为《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 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 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 3 张仲景《伤寒论自序》亦云:“勤求古训 博 采众方”,其勤求博采者为《汤液经法》。古籍题 以“汉张仲景述”,为反映作者之真源;《仲景全书》依据北宋校正医 书局之原式,保存《伤寒论》作者之实况。 4 《伊尹汤液经》又名《汤液经法》,三十二卷, 著录于《汉书艺文志》经方类。此书至梁犹存,梁陶 弘景曾阅其书。寻张仲景依《汤液经法》而为书,见陶弘景《辅行诀 五脏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所述: 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 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 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 2 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 此段文字说明《汤液经法》之结构与重要价值。下一段说明汉末 魏晋六朝医家皆以《汤液经法》为至宝,依为轨范,并有发展: 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 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 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 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下面一段文字说明张仲景以《汤液经法》为依凭,撰写《伤寒论》 一部。这就为我们确信皇甫谧《甲乙经序》、孙奇、林亿《伤寒论》 序称张仲景依《汤液经法》而撰书提供了第一手数据: 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 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遵奉 之。山林僻居,仓卒难防,外感之疾,日数传变,生死往往在三 五日间,岂可疏忽?若能深明此数方者,则庶无蹈险之虞也。今 亦录而识之。 5 下面这些方剂原载于《汤液经法》,后 被张仲景收录于《伤寒论》。 下面诸方原载《汤液经法》,后被张仲景收录于《伤寒杂病论》。《伤 寒杂病论》散佚甚多,下述 22 方,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或有名 无方,或名方皆亡,有的可补《伤寒论》之阙佚。谨录如下: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