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咳嗽轻重看痰色-廖桂声中医诊所
咳嗽輕重看痰色
主講者:廖桂聲
中西醫師 廖桂聲中醫診所 .tw
台灣俗諺講「醫師驚治嗽,土水師驚抓漏」 ,傳神的形容咳嗽多
麼難纏,而咳嗽病情的輕重,就必須注意咳嗽時的痰液是否有不同的
顏色,若是有黃綠色、黃褐色、白色、鐵鏽色、痰中帶血等,均表示
病情有所惡化,應儘速求醫。
咳嗽是人體保護防禦系統中的自然反射動作,並非人體可自我控
制的行為,主要功能是為了清除呼吸道中的異物,如痰、穢物(包括
過敏原)等,用以保持呼吸道的通暢,並維持正常的呼吸功能。正常
人每天會分泌十至五十西西的痰,經由氣管道纖毛運動推送而出,或
咳出體外,或自行吸收。但病毒若感染破壞支氣管黏膜的完整性,會
影響黏膜纖毛的活動,從而導致二次感染。於是支氣管的分泌物累積
在肺葉處,使病人必須不斷藉由咳嗽將痰送出體外,因而會出現咳
嗽、痰多的症狀。病菌經呼吸道侵入肺組織,但侵入呼吸道的病毒是
否會引起肺炎,除與病毒的致病力有關外,更重要的是取決於人體的
免疫力。健康的鼻咽部也常有病原,但一般並不發病,當人體抵抗力
及呼吸道防衛功能下降時,病原就有可能侵入肺泡繁殖而導致發病。
氣候劇變、突然受風寒、疲倦、勞累過度等因素,均可削弱機體的抵
抗力,故為病原有機可趁的主要原因。
中醫對本病病因、病理的認識,與現代醫學基本一致。發病原因
是:內因正氣不足,肺衛失固;外因風熱之邪乘虛侵入。發病機轉是:
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風熱之邪從口鼻而入,首先侵入肺臟。肺主氣
而司呼吸,風熱犯肺,肺氣失卻宣降之職,以致痰濁內生;痰熱搏結,
壅遏氣道,則肺氣更形鬱阻,因而臨床出現咳嗽、呼吸困難、氣急、
咳痰、胸痛或發熱等痰熱壅肺的見證。
咳嗽可分為乾咳及濕咳兩種。所謂乾咳,是指沒有痰咳出的咳
嗽,最常見是過敏性咳嗽,喉嚨有癢癢的感覺,不咳則已,一咳就是
一串長咳。臨床呈現一派燥熱證象,低熱口乾、乾咳、胸痛。宜以養
陰潤燥,清熱解毒,如清燥救肺湯、麥門冬湯、百合固金湯有效方劑。
而濕咳就是咳嗽伴有痰液的咳出,最常見到的是感冒病毒所造成的呼
吸道感染。痰是氣管發炎的滲出物,一般而言是白色透明狀。若再加
上不同細菌感染,就會產生不同的顏色,如黃綠色、黃褐色等,均表
示病情惡化。肺炎球菌性肺炎發病常較為急性、寒顫及高熱,咳嗽有
時帶有黃綠色或痰中帶有鐵鏽色。
中醫治咳嗽與「痰飲」有關,可細分為痰、飲兩部分;前者指
黃濃稠狀帶有腥臭味的黏膜分泌物,屬陽,處方用藥偏向寒涼具有消
炎解熱抗病毒的作用,如麻杏石甘湯、瀉白散、千金葦莖湯;後者指
稀、白、有泡沫的黏膜分泌物,屬陰,用藥則以溫化、除痰為主,如
苓桂朮甘湯、小青龍湯。另外,比較嚴重咳嗽痰中帶血的情形,最常
見是肺結核,或是嚴重黴菌病肺部感染、肺癌、支氣管擴張症等。有
血痰往往是肺部疾病的表徵,必須做進一步的追蹤檢驗,以查明是否
有其他存在病因或者惡化併發症的產生。中醫病理上皆為 「陰虛火旺」
所致,如熱傷肺絡則可見痰中挾血,或呈鐵銹之色。以養陰潤肺、止
血為主,以清燥救肺湯加白芨、生地、仙鶴草、花生衣涼營止血,常
可收到「釜底抽薪」之效。
中醫沒有抗生素,對付傳染性肺炎如病毒、細菌、黴漿菌、病原
蟲……等感染,不似西藥的抗生素抗菌消炎作用,僅限於抗菌的特異
性治療,而採取整體療法、症候群療法,主要在增加病人本身對疾病
的免疫力。人 體內部蘊藏著一種抗禦疾病能力的「正氣」 ,邪不可干,
是消滅病原菌生存繁殖的主要條件。是故,著眼於整體的扶正袪邪、
平調陰陽作用,如此自能遠離咳嗽之陰影。
咳嗽
【外感咳嗽】
外感咳
病機 咳嗽 咳痰 治法 主方
嗽
風寒襲 肺氣失 疏風散寒宣肺 三拗湯
聲重有力 白稀易咳
肺 宣 止咳 止咳散
風熱犯 肺失清 氣粗咳聲嘶 黃稠量少,咳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