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缉概念的辨析与界定.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缉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通缉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2011年5月 第3期总第149期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J0URNALOFJIANGXIPOIJ[CEINSTITUTE Mav2011 No.3Ser.No.149 通缉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李绘 (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通缉是侦查机关常用的侦查措施之一,主要包括网上追逃,通缉令,协查通报,悬赏通告和边控通知.我国 刑事诉讼法只对通缉令作了原则性规定,其他通缉措施的法律依据,散见于多个效力等级不同的法律文件当中.由于 通缉制度在不同位阶和不同时期的法律中表述各不相同,导致理论界对通缉的概念并未达成共识.通缉的概念应当 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能正确反映通缉措施的客观现实,包括对通缉主体,客体与中介的准确界定. 关键词:通缉;概念辨析:重新界定 中图分类号:D9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8121(2011)03—0038—05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和人财物 的大流动,犯罪活动的跨区域特征和犯罪嫌疑人的 流窜特性越来越明显.犯罪嫌疑人对侵害目标的选 择不再局限于其熟悉的活动区域.而是依靠现代化 交通工具流窜至经济发达,防范薄弱和便于逃离的 地区作案.作案后,为躲避侦查机关抓捕,犯罪嫌疑 人选择逃匿方向和隐藏地点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 这些都给侦查机关的缉捕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要解 决这一难题,侦查机关应当充分发挥侦查工作协同 作战的优势和走群众路线的传统,规范和实施通缉 制度.完善,规范的通缉制度,对于及时侦破案件,消 除社会隐患,恢复正义和秩序都具有重大意义.我国 现行法律对通缉制度有明确规定.但是实践中出现 的问题使立法中的漏洞逐步显现.其中,最为突出的 问题就是对通缉的概念没有统一的认识.由于对通 缉概念认识混乱.导致对通缉令,悬赏通告,网上追 逃等具体措施的研究停滞不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 通缉制度的理论研究,重新界定通缉概念. 一 ,现行法律对通缉制度的规定 采取通缉措施是享有侦查权的具体表现,按照 现行法律规定,享有侦查权的机关和部门都可以在 侦查过程中适时采取通缉措施.不同层级的现行法 律对侦查机关和部门在侦查过程中采取通缉措施的 条件,权限,程序,方法和后果等,都有具体的授权或 限制性规定.现行通缉制度散见于多个效力等级不 同的法律文件当中,其中以1996年修订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位阶最高,效力最强.但刑事 诉讼法只在第一百二十三条对通缉制度作了原则性 规定(主要包括通缉的对象,通缉的形式,通缉的作 用和发布通缉的主体与范围),导致实际操作中缺乏 规范性.同时,该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了通缉发布后的 一 种情形,即对于通缉在案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 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由于刑事诉讼法将发布通缉的主体表述为公安 机关,为保障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保证公安机关 在刑事诉讼中正确履行职权,公安部在1998年颁布 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对通缉制 度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规范了通缉令中应当 包含的内容,增加了通缉制度所包括的具体措施.一 是通缉令发出后,发现新情况的可以补发通报.二是 为防止犯罪嫌疑人逃往境外,可以在边防口岸采取 边控措施,并对边控措施的审核和批准权限进行了 明确.三是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发布悬赏通 告.同时授权了抓获地公安机关凭通缉令对犯罪嫌 疑人进行羁押,并对发布通缉的范围进行了补充,对 通缉的对象进行了扩展 随后,最高人民检察院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在颁 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对人民检察院采 收稿日期:2011-01—08 作者简介:李绘(1981一),男,陕西西安人,2008级侦查学硕士研究生. ? 38? 取通缉措施进行了规范.一是明确人民检察院侦查 直接受理的案件.作出通缉的决定需经过检察长批 准:二是限定各级人民检察院只能在本辖区内通缉 犯罪嫌疑人,需在本辖区外通缉犯罪嫌疑人的.由有 决定权的上级人民检察院决定;三是只授予人民检 察院通缉的决定权,通缉令的发布权仍在公安机关; 四是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与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及 时检查监督通缉的执行情况:五是对潜逃出境犯罪 嫌疑人的通缉途径进行了说明.该规则贯彻了刑事 诉讼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对人 民检察院发布通缉令作了限制性规定,增加了对公 安机关执行通缉的监督检查. 鉴于1993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 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依 法行使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以及法律规定的 其他职权),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 全法实施细则》第十条明确规定(对背叛祖国,危害 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依据《国家安全法》第六条的 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可以通缉,追捕),同时结合《中 华人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