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行知阅读.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地球科学-行知阅读

目 录 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 1 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 30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60 构造运动 81 地球动力系统 110 1 地球科学 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weathering)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条 件下,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使地 壳或岩石圈的矿物、岩石在原地发生分解和破坏的过程。 风化作用在地表极为常见,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出露地表的岩石之所以能发生风化作用,那是因为地表 以下的物理化学环境与地表是迥然不同的。地下温度高、 压力大、缺乏游离氧、没有生命活动或很弱等;而地表 气温低,且年、月、日变化频繁,有大气和生物的作用, 特别是具有溶有各种气体及化学组分的水溶液的作用。 由于这种环境的变化,露出地表的岩石必然会发生一系 列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来适应新的环境。风化作用 的重要特征是岩石或矿物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坏,风化 的产物仍保留在原地。 一、风化作用的类型 根据风化作用的方式和特点,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 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一)物理风化作用 气温、大气、水等因素的作用引起的矿物、岩石在原地 发生机械破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矿物、岩石的物质 成分不发生变化,只是从整体或大块崩解为大小不等的 2 地球科学 碎块。物理风化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温差风化 是指由于岩石表层温度周期性的变化而使岩石崩解 的过程。任何物质受热后体积发生膨胀,遇冷则体积收 缩,岩石也不例外。在白天,当岩石受太阳光照射时, 岩石表面的温度升高,表层体积就会膨胀,同时一部分 热量向岩石的内部传递,但由于岩石是不良的热导体, 热量传播得较慢,因而内部的温度上升很慢,体积膨胀 的量也很小。这样,在岩石表层与岩石的内部之间,由 于体积膨胀的差异,就形成平行岩石表面的裂隙。到了 夜间,岩石表面热量散发较快,温度下降,体积收缩, 而内部的热量散发慢,体积还处于膨胀的状态,从而产 生了表层收缩、内部膨胀的不协调情况。这样,在表层 也就形成了垂直岩石表面的裂隙。久而久之,岩石表层 的裂隙扩大,岩石破碎。当外层破碎之后,这种膨胀— 收缩过程就不断向岩石内部发展,最终,整块岩石完全 崩解形成碎屑。当然,这一过程是缓慢的,人们不易察 觉。温度变化的速度和幅度对温差风化作用影响较大, 变化速度愈快、幅度愈大,岩石的膨胀和收缩交替得也 愈快、伸缩量也愈大,岩石破碎得也愈快,所以这种风 化作用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最为常见。 2.冰劈作用 是指因充填于岩石裂隙中的水结冰体积膨胀而使岩 石崩解的过程。据实验,水结冰时体积增加 9.2%,可 产生96MPa的压力。当充填于岩石裂隙中的水结冰时, 由于体积膨胀对周围岩石产生压力,使裂隙扩大;冰融 后,扩大了裂隙又有水渗入,当水再次结冰时,裂隙又 得到进一步的扩大。这样,由于岩石裂隙中的水反复结 3 地球科学 冰和融化,裂隙不断地扩大、加深,最终使岩石崩解。 这种风化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子就是自来水管“冻 裂”。冰劈作用主要发生在高寒地区和高山地带,尤以 温度在0℃上下波动的地区最为发育。 指充填于岩石孔隙、裂隙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