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触摸汉字内蕴智慧传承民族文化自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触摸汉字内蕴智慧传承民族文化自觉

触摸汉字内蕴智慧 传承民族文化自觉 【内容摘要】 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审视当前小学识字教学,指出肢解汉字形体的机械识记、背离汉字文化的错误理解、忽视价值导引的低级趣味会造成识字教学的文化缺失,从实践的角度,借助具体的案例对小学识字教学中传统文化缺位现象进行剖析,提出识字教学要感受汉字原始的内在文化品质,体会汉字书写的书体演变历史,开启汉字文化识读的现代意义的观点。 【关 键 词】 识字教学 传统缺位 内蕴智慧 文化自觉 笔者曾在一次省级公开教学活动中听到一堂小学低年级的识字课,回味之余,颇有点感慨。 课堂片断回放: 师:(出示帽字卡片)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生:右边有一个冒,左边有一个巾,合起来也读帽。 生:因为帽是用丝线缝制成的,所以帽是巾字旁。 生:我发现右边像一个人戴上了帽子。 师:(顺势引入,边说边板演)古时候的帽字就像一幅画,戴在头上先遮住了头发,再遮住眉毛 ,下面却还要露出眼睛。写成现在的字时,要注意上半部分当中两横左右不能封口,  这个部分不读日,也不读曰,读作mào,在古时候就是指覆盖的意思。然后下面再加上一个表示眼睛的目。到了汉代,由于帽子大部分是用丝制品做成的,所以在它的旁边又加了一个巾字。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今天的帽字。  这是一堂低年级识字课。从上述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准确,给学生充分 表达的机会和大胆思考的空间。学生从字形联想,发现帽字右半边像一个人戴上了帽子,老师顺势引入了对帽字的文化解读。寥寥数语,形象的板画,不仅让孩子记住了帽的字形,更让孩子感受到了汉字的韵味。这样的教学颇有中国文化味。  有人说:汉字是比龙、比长城不知伟大多少倍的创造。细想此话确实在理。因为汉字承载了中 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而且传之弥久,光彩倍增;汉字沟通了说着不同方言的华夏子孙,成为各民族大团结的坚强纽带……小学语文学科承载着夯实基础、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有触摸汉字智慧,传承民族文化这一文化自觉。如何准确把握汉字的文化内涵,如何利用汉字丰厚的文化背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如何彰显汉字教学资源的育人价值,让孩子在识字过程中逐步感受丰厚的民族文化,值得深入探究。 一、审视识字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之缺位现象   综观目前识字教学现状,仍有许多引人深思的地方:1- 2年级的识字量比较大,老师往往采用集中识字的方式,第一课时主要认识满黑板的生字,这种满堂灌的识字方式,让识字成为沉重的负担。而在中、高年级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识字多以读准音为满足,以一遍过为常态,以求挤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所谓的人文阅读。有的干脆把识字打入不可控的课前预习的另册之中,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的要求,也因为缺失了课堂习得的培养过程而无法落实。脱离汉字文化背景,无视汉字悠远历史的识字教学方式,让这条民族之根在基础之基础的小学中却处于不断弱化的状态,是不争的现状。目前,识字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缺位现象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一)肢解汉字形体,忽视构形规律   如教学单字,教师引导学生从笔画顺序上记忆单字,提醒学生要注意最后第二笔竖要和 日的横折相接。从当时的效果看,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汉字形体。但是从长远看,这样随意拆解汉字形体的识记方法损害了汉字本身的文化内涵,扰乱了学生对汉字意义的理解。(二)追求多元识记,忽视文化渗透 如教学司、呼、等、冬的课例: 师:(出示司、呼、等、冬)生字大家都会读了,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生:冬字这样记:上下结构夂字头,下面是两点,合起来就是冬。 师:你用了结构法。 生:把同一竖去掉就是司。 师:这种识字方法叫做减一减。 生:老师,我发现黄乎乎的乎加上口字旁就是我们学的这个呼,它们的读音是一样的。 师:这是什么方法呀? 生:加一加。 生:等是上中下结构竹字头,中间是个土,下面是个寸。 师:你能通过结构来记住这个字,真不错,老师告诉你,土和寸合起来,读寺。 生:老师,也可以用换偏旁来记等:把特别的特去掉牛字旁,加上竹字头。 生:我这样来记等:寸寸土上长竹子,等到长大盖寺庙。 汉字作为一种表象性的表意体系,不能单纯地进行字形的识记,因为它不是干瘪生硬的抽象符号, 而是充溢着先人文化理想和审美情感的立体空间,是珍藏着中华民族的观念心理和悠远记忆的文化宝库。而上述教学片段中,仅仅是追求识字教学的速度和效率,忽视了识字教学的文化渗透,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的。(三)鼓励自主识字,忽视价值引导 如教学孝的课例: 师:(出示孝,读准字音)我们学过很多记生字的方法,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呢? 生:我用减一减的方法,教室的教去掉攵就是孝。 生:我用换一换的方法,把老师的老下面的匕换成孩子的子,就是孝。 生:还可以这样记:上面是土,一撇表示把泥土挖掉,挖土埋孩子。 师:你把字想象成了一幅画,非常地形象生动,让人一下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