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例双膝关节分期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例双膝关节分期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康瑾
(青海省大通县人民医院 青海西宁 810100)
【摘要】目的:通过对双膝关节分期置换术后实施正确的膝关节置换术后处理和康复指导,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以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双膝关节分期置换;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178-02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与日剧增,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功能恢复效果,但正确的膝关节置换术后处理和康复指导是获得成功疗效的重要环节,术后康复护理不当都可以直接影响手术的疗效。
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我院于2015年11月为1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成功实施了置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2岁,以“双膝关节疼痛8年,加重3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剧烈活动后及下蹲时加重,休息时缓解,3年前在外院行左膝关节置换术,近3个月右膝关节疼痛明显加重,以“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收住,左膝关节髌前见16cm长纵形切口愈合瘢痕,内侧缘有压痛,膝关节伸直180度,屈曲90度,右膝关节外形正常,内外侧均有压痛,膝关节伸直160度,屈曲35度,无感觉减退,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下蹲、上下楼困难,步行小于100米,疼痛明显,于2015年8月6日在腰麻下行右膝全膝置换术,术后一级护理、抗炎、支持对症治疗,手术当日开始功能锻炼,康复护理贯穿整个围手术期,患者痊愈出院。
2.术前准备
2.1心理护理:
患者因双膝关节炎,疼痛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左侧膝关节虽已置换,但仍存在疼痛,担心右侧置换手术不成功,有焦虑、烦躁心理。我们解释手术的目的、方法、效果以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使患者增强信心,处于最佳状态,说明置换后,康复措施到位,疼痛可缓解。
2.2术前康复评估:
2.2.1术前了解有无停用非甾体抗炎药物。
2.2.2了解患者有无全身隐匿性感染病灶,若有需要控制感染后方可手术。
2.2.3术前康复训练:通过评估膝关节的活动度及周围肌力的情况,指导患者术前的股四头肌和帼绳肌的肌力训练及ROW训练,除手术感觉的肌力要增强外,其他的肌肉也要训练,上肢肌肉力量训练是安全、有效地使用助行器具和体位转移的先决条件,非手术侧肌肉力量同样要保持,以便可以术后安全地行走,坐---站转移以及上、下楼梯,以利于术后的功能康复。
3.术后康复护理
3.1 患侧第一阶段(0~3周)
3.1.1旨在消除疼痛,并同时减轻肌萎缩及炎症反应,术后当日患肢采用冰袋冷敷,减少关节出血及患肢肿胀,采用有效的镇痛措施,如:家属陪伴,观察疼痛泵效果,疼痛减轻、麻醉过后,立即指导患者踝关节伸曲活动,减轻肿胀。
3.1.2术后当天,开始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方法:尽量伸膝,但不产生关节活动,背伸踝关节,收缩股四头肌,持续5~10秒后再放松1次,每小时锻炼3~5分钟,反复进行。
3.1.3术后第一天嘱患者开始踝泵训练,髌骨活动、直腿抬高训练。直腿抬高时,先用力使足跖屈,即腓肠肌收缩。术后1周内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由每日100次逐渐增加到500次,进行患膝的CPM锻炼有利关节活动,开始CPM训练,角度从0~30开始,每日逐渐增加度数。
3.1.4术后2周行终末伸膝锻炼,右患肢膝下垫一个枕,保持屈膝约30度,然后足跟抬高床面而直至患膝伸直[1],如此循环往复进行,每次5分钟,每日3~4次,以后可逐渐负重练习,在患肢踝关节处放1kg沙袋,然后按上述方法练习,以增加抬高效果,这是需要克服阻力的训练,2周后拆线。
3.2 患侧第二阶段(术后4~8周)
3.2.1除继续第一阶段的练习外鼓励患者直腿抬高,练习股四头肌肌力。开始时协助患者抬高约10度,然后缓慢放下,从被动到主动,逐渐抬高至35度左右,不超过45度,若超过45度股四头肌则失去张力强度,而成为锻炼屈髋肌的力量[2]。停留3~5秒,再缓慢放下,2~3小时练习一次,每次练习5~10分钟。直腿抬高训练可以在仰卧、侧卧位时进行,但要注意在健侧卧位患肢的直腿抬高及髋外展是禁忌的,因为此训练加强了股外侧的肌力,加剧了股内侧肌斜行纤维与股外侧肌之间的失衡,从而加重患膝的疼痛,仰卧位的直腿抬高训练,可使股四头肌、腘绳肌的肌力增强,有利于增加患肢稳定,另外有关研究报道:患侧卧位进行患肢的直腿抬高、髋内收训练对选择性的增强股内侧肌斜行纤维的肌力有显著的疗效。
3.2.2术后6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