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愁》对中国传统诗歌的继承与创新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乡愁》对中国传统诗歌的继承与创新
甘肃省武威市第一中学 733000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当代诗人和诗评家。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一往情深,极其钟爱,他的《乡愁》承继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出了新意。
一、主题的继承与创新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出了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 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情感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漂流到海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年老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伤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一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定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二、构思的借鉴与创新
余光中善于继承传统诗词,他的诗作大多与继承有关,以《乡愁》最为典型。
据吴奔星先生考证,《乡愁》是在构思上模拟南宋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词和余诗都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细细读来,余对蒋的承继、借鉴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承继与借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新的思维与智力空间中自觉的对一种文化精神与理想的体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三、意象的继承与创新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余光中的《乡愁》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光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绝不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这四个意象与中国传统诗歌的血缘关系。我们慢慢吟诵“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不难想到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吟诵“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忽然想到李清照“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词句;慢慢品读“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又联想起苏东坡“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词句,甚至想起梁山伯与祝英台,想起他们爱情悲剧的见证——坟墓,品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名句,甚至想起天上那条“浅浅的”、难以逾越的鸿沟——天河。
四个意象比喻从历史中走来,但比历史上同类意象更新颖、更精当。诗的浓缩性,在这首诗里得到了极为出色的体现。本来可以写成大部头的人生感受,仅用四节诗,几十个字,就全部说尽了,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四、形式美的继承与创新
《乡愁》的形式美也是令人瞩目的。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而这种美可以直接追溯到《诗经》中“重章迭句”的结构形式: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为避免走向极端,统一之中又力求变化,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多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演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动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FQ-PCR与ELISA法检测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比较研究.doc
- G105国道大石大桥扩建工程中的软基处理设计.doc
- FTS在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doc
- Gammam粗隆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doc
- GE1.5T核磁共振模块的故障分析.doc
- Gene-xpert MRTRIF在青海省三南地区耐药结核病诊断中应用.doc
- GIS设备综合检测技术的应用.doc
- gluma脱敏剂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效果分析.doc
- HCG检测在临床中的作用.doc
- GPRS的远程抄表系统应用.doc
- DB65T 3108-2010 加工番茄膜下滴灌水肥管理技术规程.pdf
- DB65T 3235-2011 加工番茄标准化穴盘基质育苗技术规程.pdf
- DB65T 3272-2011 新疆褐牛圈舍消毒技术规范.pdf
- DB65T 3084-2010 桑白盾蚧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pdf
- DB65T 3097-2010 枣低产园改造技术规程.pdf
- DB65T 3152-2010 巴旦木(扁桃)低温冻害预防技术规程.pdf
- DB65T 3115-2010 无公害农产品 油葵(200Kg 667㎡以上)平衡施肥技术规程.pdf
- DB65T 3210-2011 清洁生产标准 半焦行业.pdf
- DB65T 3247-2011 5HT-2农副产品太阳能干燥装置组装规范.pdf
- DB65T 3208-2011 农业灌溉设备 砂石过滤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