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疗效分析(附42例报告)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疗效分析(附42例报告)
张晓宇(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眼科 0610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45眼)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治愈率82.22%,治愈所需时间7~43d,中位数为26d, 3个疗程内总有效率95.5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可迅速缓解病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自拟益气通痹汤 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4-0263-02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是眼科常见疾病,可引起眩晕、复视及步态不稳等多种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由于其病因较为复杂,故现代医学无特效药物治疗。笔者近年来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42例(45眼),疗效确切,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均参考《中华眼科学》[1]确诊,排除原发疾病为肿瘤、甲亢及重症肌无力等疾病者,并剔除病例资料不完整、治疗依从性差等患者。男18例(19眼),女24例(26眼);年龄18~67岁,平均(42.6plusmn;11.3)岁。
1.2治疗方法
1.2.1中医治疗:以自拟益气通痹汤加减:基础方药:生黄芪60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2g、红花12g、桃仁12g、地龙12g、全蝎9g、柴胡15g、升麻12g,辩证加减:脾虚不运者加白术12g、党参12g,风邪直中者加羌活12g、防风12g、独活12g,肾阴亏虚者加龟板12g、熟地12g,肝阳上亢者加天麻12g、钩藤12g、蝉蜕12g;每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7d复诊1次,适当调整药物,连续治疗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未愈者延续治疗,最多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隔2d。
1.2.2西医治疗 取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2.5mg、肌苷注射液20mg、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2ml混合后于患侧麻痹肌止端或眼结膜下局部注射,隔天注射1次,双眼患病者,双眼交替注射,每天注射1次。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未愈者延续治疗,最多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隔5d。
1.3疗效标准 参考王建胜[2]研究制定疗效标准:治愈:眼位正,斜视、复视消失,眼球运动自如;有效:偏斜度缩小并<10deg;,复视象距离缩小,眼球运动明显改善;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
2、结果
42例患者45只患眼,治愈37只患眼,治愈率82.22%,治愈所需时间7~43d,中位数为26d。完成3个疗程治疗时,有效率13.33%(6/45),未愈率4.55%(2/45),总有效率95.55%(43/45)。
3、讨论
麻痹性斜视是指眼外肌本身或其对应神经、神经核病变诱发的眼外肌完全性麻痹或功能减退,导致眼球运动功能障碍、眼位偏斜,进而出现眩晕、复视、恶心、呕吐、上睑下垂、步态不稳等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3]。张莹等[4]学者统计发现,先天性约80%,后天性约19%,先天性麻痹需要及时行手术治疗以防止畸形发育,而后天性麻痹则多建议保守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炎症、外伤、慢性疾病、脑卒中诱发的神经源性损伤是其最常见的病因,其次为眼眶骨折、创伤所致的机械性损伤,肌无力、肌炎等肌源性损伤也是常见病因之一[5],由于本病牵涉病因繁杂,且多与神经损伤有关,因此现代医学对其无特效药物,多以激素、维生素类药物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神经损伤。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类属于中医学之“目偏视”、“风牵偏视”,其发病或因机体素亏、气血不足,风邪客于眼肌,或风寒侵袭,眼络痹阻,或阳气虚衰,眼络瘀滞,而致眼部患侧经络、筋脉失养,而被健侧牵拉,状似拘急痉挛而实为弛缓痿软[6],故对其治疗以益气活血通络为主。笔者自拟益气通痹汤,重用生黄芪为君,大补元气,以求气旺血行,通络祛瘀,当归养血活血、川芎行气活血为臣,增君药活血通络之功,赤芍、红花、桃仁活血通络散瘀,地龙、全蝎平肝通络、攻毒散结,升麻升举阳气,柴胡升阳解郁,共为佐药,柴胡引药归于肝经通于目络兼为使药,再以辩证加减,诸药合用,益气行血、祛瘀通络,可收标本兼治之效。糖皮质激素为目前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其与左布比卡因、肌苷联合局部注射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血管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眼肌营养状态,且可降低不良反应[7]。西药以祛邪救急,中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