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82例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82例体会
荥阳市中医院 河南荥阳 450100
【摘 要】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因病机,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82例As进行中西医药内服,隔药炙督法治疗。结果 经1—3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 91.3%。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As,疗效显著,症状控制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隔药炙督法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原因未明,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1]。笔者从2011—2015年门诊患者中选取82例患者,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82例中,男56例,女26例,男女之比2.1:1。年龄15-46岁,平均32岁。其中15-20岁16例,21-30岁38例,31-40岁23例,41-46岁5例。从事重体力劳动52例,一般工作20例,其他10例。有明显家族史16例,占19.5%。病程半年以内21例,1年者32例,2年者16例,5年者7例,10年4例,10年以上2例。
1.2诊断标准 按照1966年纽约标准和1984年的修订纽约分类标准选取病例。
1.2.1症状与体征
临床表现为腰背痛者78例,占95.2%;髋部痛疼者75例,占91.4%;出现颈部症状 11例,占13.4%。查体腰部僵硬者68例,占82.9%;脊柱活动受限71例,占86.5%;脊柱强直23例,占28%;“4”字实验阳性79例,占96.3%。
1.2.2实验室检查
1.2.2.1血沉(ESR):﹤20mm/h 3例,21-40mm/h 21例,41-60mm/h 28例,61-80mm/h 15例,81-100mm/h 5例。
1.2.2.2类风湿因子(RF):阳性1例,阳性率1.2%。
1.2.2.3HLA-B27:本组全部作过此项检查,阳性78例,阳性率95.1%。
1.2.3影像学检查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脊柱、骨盆X光摄片检查。其中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骶髂关节改变;脊柱改变51例,占62.2%;髋膝关节改变的17例,占20.7%。
2中医分期辩证
2.1早期
治法:温阳补肾,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20克 寄生20克 细辛3克 秦艽18 肉桂6 防风15克 党参15克 茯苓30克 炙甘草10克 当归15克 川芎12克 白芍30克 熟地20克 伸筋草30 克 透骨草30克 清风藤30克 海风藤30克,遇寒加重加制川乌9-15克,制草乌9-15克;酸困明显,加萆薢20克,防己12克,苍术18,薏苡仁30克。
2.2活动期
治法:滋阴补肾,清热通络,化瘀止痛。
方药:白虎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
石膏60-90克 知母15克 山药30克 炙甘草10克 当归30克 银花45克 玄参30克 忍冬藤60克 络石藤30克 伸筋草30 克 透骨草30克 清风藤30克 海风藤30克 独活20克 寄生20克 川牛膝30克 熟地20克。有寒像加制川乌6-9克,制草乌6-9克,酸困明显,加萆薢20克,防己12克,苍术18,薏苡仁30克。
2.3恢复期
治法:补益肝肾,祛痰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补血荣筋汤合双合汤加减。木瓜18克 天麻20克 菟丝子30克 五味子15 杜仲20克 牛膝30克 熟地20克 肉苁蓉20克 半夏12克 橘红20克 茯苓30克 炙甘草6克 当归20克 川芎15克 白芍30克 桃仁10克 红花15克 白芥子10克 伸筋草30克 透骨草30克 清风藤30克 海风藤30克 炮山甲6克 全蝎9克 蜈蚣2条 乌梢蛇18克
3、治疗方法
3.1药物治疗
3.1.1西药 根据血常规、ESR、CRP等情况,若白细胞高,血沉超过50mm/h,可常规给予抗炎,可选用头孢类连用5-7天,加用强的松1mg/kg/日,晨起顿服,待症状控制后,每五日减5mg,减至10mg维持。来氟米特片10mg/日。
3.1.2中药 按照分期辩证选用。
3.1.3隔药灸督法
灸疗部位从脊柱大椎穴到腰俞穴督脉区域,取俯卧位,暴露上述部位,常规消毒,取灸督药粉20克均匀地从大椎穴撒铺至腰俞穴,宽约5cm,再取大蒜生姜泥均匀铺在药粉上,宽约7-9cm,厚约1-1.5cm。将艾柱从大椎穴至腰俞穴督脉区域置于大蒜生姜泥上排成一排,从上到下逐个点燃艾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