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造堤-中国青田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伯温造堤-中国青田网.doc

浙 江 教书堂 南田的西段村有一个教书堂,人们去看教书堂就会说起刘伯温的一段离奇故事。 传说,刘伯温先生年轻时曾到西段村教书,热心勤教,很少回家。从武阳到西段足有二十多里路,而每当回家都是很晚才动身。每当他走到一条山岭时,天已很黑,但奇怪的是每次都有一盏灯笼引照着他行走。 一天,西里村有一对夫妇闹离婚,请刘先生去写离婚书。先生写了离婚书,回家已是很晚了,回到家里却半夜多了。 先生的母亲问他,为什么今晚回家特别迟。先生说:“平时回家时,到了一条山岭都有一盏灯笼照着我行走,不知怎么的?唯独今晚灯笼没有了,天黑路难行,故回家晚了些。”母亲说:“孩子,你平时走路定是神明照应,你今天一定做了什么亏心事,神明指责,所以灯笼也就没有了。” 先生想了想说:“孩儿实没做什么损人利己之事,只是替西里村人写了张离婚休书。” “喏,你还说没做亏心事?拆散人家夫妻。咱山村规矩,一般是不为别人捉刀写休书的。只有劝人家好好过生活,哪能将人家分开啊!你明天赶快把离婚休书拿回来。” 原来这盏灯是西里的地主爷特地为刘伯温先生送的。后来刘伯温先生入朝做官,就敕封西里村的地主爷为侯王副先师。刘伯温先前教过书的地方,现在人们还叫它教书堂,那条山岭就叫灯笼岭。 书凑礼 刘伯温天资聪明,五岁能识字,六岁能作对,七岁出口成章,塾师很喜欢他。 那天,先生想当众试试刘伯温的学业和志向,出了这么个对子:“武定邦。” 刘伯温随口对答道:“文治国。” 先生又念:“成家立业。” 刘伯温接口回答:“辟地开天。” 大家听了,都赞叹他有志气。 刘伯温爱书入了迷,除了正课外,还到处借书看。他逢人便问:“你有书吗?好不好借给我看看?” 有一天,一个老汉看到刘伯温正在吃饭,逗趣说:“我表弟家里有本书真好,要看吗?”刘伯温立刻放下饭碗,迫不及待地问:“伯伯,什么书?”那老汉笑笑说:“什么书都有,可有趣呐!”“在哪里?”“天下村。”“多少路?”“十五里。”“好!”刘伯温忘了碗里还有半碗饭,就兴冲冲地向天下村奔去。见此,老汉急忙跟在后面大喊道:“快回来!我在跟你开玩笑呢。” 有一年正月,刘伯温上外婆家拜年。母亲拿出腊肉、粉干,吩咐儿子放进篮子里去。刘伯温一边捧着书在看,一边收拾好拜年礼物,也不再检点一下,就提着篮子匆匆走了。 到了外婆家,老人笑嘻嘻地将外孙迎进去。外婆拿出篮子上面的粉干,只见下面是一叠书,不觉惊住了:“怎么,拿书凑礼?这倒是件新鲜事儿。” 刘伯温这才想到,自己在收拾礼物时,一心只想到书,竟把桌上的一叠书当作腊肉放进篮子里了,到了外婆家才知道放错了,连忙出门准备回家去拿腊肉。外婆见此,一把抓住他,笑着说:“谁要你的腊肉!你这样喜欢读书,外婆比什么都高兴哩!” 以石会王冕 元朝末年,一个冬末的上午,雪后初晴,阳光灿烂,青田籍文人刘基徒步从绍兴城郊外的羊肠小道去拜访久慕盛名的书画大师王冕。到了九里山王冕的居所附近,只见茂密的竹林中,三间草房傍山依水,屋前溪水潺潺,清澈见底,几只白鹅在水中戏游;草房左边的山坡上,数十株梅花盛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令人陶醉。 刘基上前轻轻地叩响了门环,门开处出来一位身穿半旧蓝短袄,身高七尺有余,气貌魁伟,胡须齐胸的老人,虽年近七旬,但很有精神。刘基猜想他一定是王冕,连忙上前深深地鞠了一躬道:“学生刘基,久闻先生大名,恨不能相见,今有幸来绍兴,特来拜访。”王冕见这个后生年约四十,待人谦恭有礼,便将他请进草屋。刘基见草房客堂中间摆着一张四方桌,桌上正放着一张刚画好的《白梅图》,画上还题写了“千年万年老梅树,三花五花无限春。不比寻常野桃李,只将颜色媚时人”的诗句。刘基深深地被王冕诗画吸引,认真地欣赏起来,并对此赞叹不已。 王冕也早闻刘基大名,知道他才学渊博,两人一见如故,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谈得非常投机。谈论间,王冕欣然把自己写的《竹斋诗集》拿出来请刘基雅正并作序。刘基连称“不敢”,但盛情难却,最终还是高兴地接受了王冕的请求。 离别时,刘基拿出了几方随身所带的青田石章赠送给王冕道:“晚生知道先生喜欢刻章,今特带来家乡的图书石送给先生,请笑纳。”王冕一见是珍贵的青田“灯光冻”,如获至宝,喜不自禁地说:“青田‘图书石’质地湿润脆软,易于受刀,在我刻过的花乳石是最佳的印材。” 为了感谢刘基赠石,过了几天,王冕特地来到绍兴刘基住处回访,并亲书《题青田山房》诗一首回赠刘基! 青田刘处士,潇洒好山房。 夜月移花磴,春云动石床。 书声通远古,琴声应清商。 我欲相依往,临流筑草堂。 从此,刘基以石会王冕的故事,在文人墨客中被传为佳话。 高安县判案 元朝至正年间,刘伯温任江西高安县县丞。一天,接到一张状纸,写是是县前卖烧饼油条的赵老汉一生积蓄的几十贯铜钿被偷走了。刘伯温马上传审赵老汉。赵老汉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诉说:“昨夜三更,小人忽听见响动,急忙起床叫喊,等邻居们赶到,贼已经逃得无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