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体会.docVIP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体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体会 高敏   (山东省烟台长岛县人民医院 265800)   【摘要】目的:浅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7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35例患者已经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患者 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139-0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简称功血,是指月经的调节功能失常而非生殖器官本身的器质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可表现为出血量过多、出血时间过长和间隔时间过短。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37例,年龄25岁~47岁,平均年龄35岁。   1.2结果:37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已经有35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满意出院,2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   2 治疗   2.1性激素类药物   2.1.1雌激素类药:补充雌激素止血是使子宫内膜得到支持,助其修复而免其剥脱,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此外,通过反馈作用,雌激素能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尚有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进血小板凝聚和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等作用。   常用药物有:己烯雌酚;苯甲雌二醇;炔雌醇;妊马雌酮(结合型雌激素,倍美力,premarin)等。   2.1.2孕激素类药物:孕激素具有有效的抗雌激素作用,通过使雌二醇转化为雌酮,迅速从细胞内排出。还通过抑制雌激素受体减少雌激素对靶细胞的生物效应。可抑制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有丝分裂作用,抑制子宫内膜生长。足量的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出现分泌期变化,且子宫内膜间质呈蜕膜样变化,停药后有类似月经的内膜脱落,这种止血效果发生在撤退性出血之后,适用于患者体内有一定的雌激素水平。   常用药物有:黄体酮;炔诺酮;醋酸甲羟孕酮;己酸羟孕酮。   2.1.3合成孕激素类药物:作用机制同孕激素。 常用药物有:复方炔诺酮片(避孕药工号),含炔诺酮O.625mg和炔雌醇0.035mg;复方甲地孕酮片(避孕药Ⅱ号),含甲地孕酮lmg和炔雌醇0.035mg;I号避孕针(乙酸孕酮250mg与雌二醇5mg的复合针剂);复方黄体酮注射液;三合激素注射液;复方18甲基炔诺酮片,含18甲基炔诺酮0.3mg和炔雌醇0.03mg;妈富隆(marvelon),进口合成药,含炔雌醇0.03mg和地索高诺酮0.15mg;⑧达英35,进口合成药,含炔雌醇0.035mg和环丙孕酮0.1mg。   2.1.4雄激素:常用于围绝经期,雄激素类药物可使子宫内膜增生情况好转,减轻盆腔充血,增强子宫血管张力。经反馈作用抑制促性腺素的分泌,使子宫出血减少或停止。它尚有促进蛋白合成作用,改善患者的周身情况。但是立即止血效果不理想。   常用药物有:丙酸睾酮;甲睾酮。   2.1.5促性腺激素及激素对抗药:促性腺激素可刺激性腺活动,与LH作用相似,维持黄体功能,促进雌、孕激素分泌,促使卵泡成熟及排卵。促排卵药(氯米芬)有较强的抗雌激素作用和较弱的雌激素活性,能促进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诱发排卵。激素对抗药为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抑制甾体激素合成。有些则是通过与靶细胞的雌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阻断雌激素效应。   常用药物有:绒促性素;氯米芬;他莫昔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GnRH)。   2.2止血药物   2.2.1抗纤溶药物:功血患者子宫内膜中纤溶活性增加,导致子宫内膜破碎后,破裂的血管壁缺乏纤维蛋白凝块,血管破裂后封闭的时间延迟,是出血量多原因之一,因此,抗纤溶制剂有较好的效果[1]。   常用药物有:氨甲苯酸(止血芳酸,抗血纤溶芳酸,PAMBA);氨甲环酸(止血环酸,凝血酸,AMCA);氨基己酸(EACA)。   2.2.2其他止血药:有些可促进凝血因子活性。有些增强血小板聚集性与黏附性及促使凝血活性物质从血小板释放,从而缩短凝血时间。有些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进毛细血管新裂端的回缩作用。   常用药物有:维生素K1、维生素K4;酚磺乙胺(止血敏,etamsylate);卡巴克络(安络血,adrenobazone);巴曲酶(立止血)等。   2.2.3子宫兴奋药物 该类药物能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引起子宫收缩,大剂量可使子宫平滑肌强直性收缩,机械压迫肌纤维中的血管,而达到阻止出血和止血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