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加坡住房保障N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
初稿执笔人:梁绍连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 SIT),专门负责清理陋屋区,并为从那里搬出来的民众提供住所。到1947年,新加坡人口增加到20年前的两倍多,达到一百万。1947年新成立的住房委员会(Housing Committee)调查发现68万人口(约占总人口72%)住在城市中心区,其中约1/3人口拥挤在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极其的拥挤(见表2)。1959年约25万人居住在城市贫民窟内,约30万人居住在棚户区[4]。在新加坡改良信托局存在的32年中,共建造了23000个单位的住房,但只能为8.8%的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大多数新加坡人的居住环境既不符合卫生标准,也容易发生火灾,很不安全。1961年在河水一带发生的一场大火灾,摧毁了数以千计的住房,造成16000人无家可归[2]。
表2 1950年代前新加坡的居住密度
年份 城市人口 住房数 居住密度(人数/住房) 1907 250000 20000 12.5 1931 567000 37000 15.3 1947 938000 38500 18.2 资料来源: Colony of Singapore, Report of the Housing Committee 1947; Master Plan 1955. 转自:Belinda Yuen, Squatters no more: Singapore Social Housing, Global Urban
Development, Volume 3 Issue 1, May 2007[5]
Home Ownership Scheme),这个计划是非营利性的,旨在为无力在住房市场上购买私人住房的居民提供公共住房。在建屋发展局的主持下,新加坡大力建设公共组屋,完成了6个建房五年计划,建成 70 余万套住房(见表3)。1968年,新加坡政府开始允许国民利用公积金购买政府组屋,大大地推动了“居者有其屋”计划的实施。政府也鼓励居民购买租住的组屋,并给予20%的首付免除优惠[4]。到1970年,超过二分之一的人口住进了组屋。
表 新加坡1960-1990年代的住房建设计划
住房建设计划 建设年份 住房建设套数 第一个建房五年计划 1961~1965 54430 第二个建房五年计划 1966~1970 66239 第三个建房五年计划 1971~1975 113819 第四个建房五年计划 1976~1980 137670 第五个建房五年计划 1981~1985 180000 第六个建房五年计划 1986~1990 160000 资料来源:郭玉坤.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2006(5)[6]
(三)20世纪70年代:增加供给和改善条件
在60年代的10年中,主要是解决住房缺乏问题,所以第一、第二两个建房计划中所建的房屋,大多数类型为单居室,以小房型为主,主要用于出租,以解决住房极其短缺的问题。197l~l983 年,随着房荒问题的缓解,住房政策的重点向改善型转变。住房的类型随也之发生变化,由过去的一居室、二居室转向发展三居室、四居室一套的单元。建屋发展局也开始专注于开发建设设施齐全的新市镇,每个新镇约容纳居民250000。通过完善的规划,宏茂桥、勿洛及金文泰等新建市镇都拥有丰富齐全的设施,如市镇中心、邻里中心、巴士转换站、学校、公园及工厂。镇内的居民可轻易地在住宅周围找到诸如体育、图书馆等休闲场所(见表4)。原先应急的住房被拆除,重新盖起了造型美观、设备齐全的高级公寓,在满足需求程度上达到了80%[2]。1974年,新加坡政府又组建了国营房屋与城市开发公司(HUDC)(1982年HUDC将住房发展业务转给了HDB),专门建设大型的五居室套房,称之为“HUDC套房”。这种住房比房屋开发局开发的住房售价贵,但比市场价低,月收入在4000新元以下的家庭均可购买。
表4 新加坡新镇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和住房密度(60000个住宅单位)
土地利用类型 面积(公顷) 所占比例 土地利用类型 面积(公顷) 所占比例 商业用地 30 4.6% 公共机构 15 2.3% 居住用地 347 53.4% 工业用地 44 6.8% 教育用地 62 9.5% 城市道路 89 13.7% 开放空间 26 4.0% 其他设施 30 4.6% 体育设施 7 1.1% 总合 总面积:650公顷;住房单位数目:60000个 住房密度 92个住房单位/公顷 资料来源:HDB (2000a) ,转自:Belinda Yuen, Squatters no more: Singapore Social Housing, Global Urban Dev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