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情报.doc

  1.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房地产情报

中国房地产情报 一、关于各地楼市房价 1 二、关于房地产销售 31 三、关于最新政策 34 四、关于房子成本调查 44 五、关于土地开发与交易 50 六、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 59 七、关于二手房 71 八、关于物业税的征收 74 九、关于住改商 84 十、关于小产权房 89 十一、关于保障性住房 94 十二、关于房价涨跌与入市时机 98 十三、关于后悔权 106 十四、楼市走向 108 十五、关于二套房贷 114 十六、楼市评论 116 附录1、余源鹏主编房地产实战图书 124 附录2、盈地网最新《2009年中国房地产资料大全》 125 附录3、鹏起策划机构——国内唯一定制型专业房地产营销策划机构 127 一、关于各地楼市房价 1、“三团迷雾”笼罩楼市 成房价上涨“隐形的翅膀” 剥开这层表象,楼市的冷与热、萧与荣、跌与涨,似乎依旧“乱花欲渐迷人眼”。这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市场,并不差钱,只差诚信。 前一阵子还是土地流拍,转眼新地王横空出世;前一阵子还很冷清的楼盘门口,转眼又见排队抢号景象;前一阵子还在打折促销的房价,转眼重回强劲上升通道……正经历一场“小阳春”的楼市,是什么兴奋剂让一度冻结的楼市陡然亢奋?有人分析流动性充裕,有人分析通胀预期,有人分析冒险家、投资客卷土重来…… 但老百姓就是不能明白:既然前一阵子房子能卖每平方米8000元,为何转眼非要涨到每平方米1万多元?难道楼市的价格就是开发商手里把玩的橡皮筋吗?难道楼市的价格就不受任何监管吗? 剥开那些看上去堂皇的表象,楼市的冷与热、萧与荣、跌与涨,似乎依旧“乱花欲渐迷人眼”。也许除了房地产商,没有人看得清里面的江湖门道。这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市场,并不差钱,只差诚信。 比如,房价成本始终是一团迷雾。 抱怨了好多年,房价成本一直潜伏很深。房地产商将其视为“商业机密”,有关部门也相当配合,一直“不便过问”。问题是,房产成本一天搞不清,围绕房价的一揽子问题就仍然是一笔糊涂账。 目前,国家统计局瞄准40个重点城市商品房价,正着手成本摸底调查,直指项目土地费用、城市基础建设费、项目建造费用、项目销售费用和各项税费、项目总建筑面积和项目销售总收入,而这些正是目前房地产常规统计制度还无法全面、详细覆盖的统计信息。摸底调查能不能打开房地产成本的“黑匣子”,对于一个健康、透明、诚信的楼市很重要。 涨跌是一团迷雾。 一边是商品房热销,另一边是退房频发;一边是存量压力较大,另一边却又供不应求;一边是市场预期仍未完全乐观,另一边已是涨声一片……楼市怪相后面,开发商是导演兼主演,一些地方政府和银行是配角,上演了一部楼市涨跌悬疑大片。 悬疑的真相在哪里? 有人揭秘——开发商为缓解资金困局,通过“自产自销”等手段骗取银行房贷,同时营造热销假象,又迷惑消费者。有一些开发商常说不要“妖魔化”开发商,实质是他们自己把自己“妖魔化”了。难怪,很多只好说:楼市里的水很深……不过,《无间道》里有一句话说得好:“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在任何一个竞争充分的市场里面,靠发布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这样的假象终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冷热是一团迷雾。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统计局最新发布的5月份的房地产数据,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出现连续三个月保持上涨,五月份环比涨幅达到0.6%。与此同时,今年前5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5.5%,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6.7%。 伴随楼市回暖的,还有一些令人忧虑的消息传来。比如,一些开发商把央行出台的第一套房贷优惠政策,用到了第二套甚至第三套房身上。去年年底央行发布个人房贷“新政”,也就是首套住房利率打七折,首付降至二成的优惠政策。各大银行集体违规给二套房贷暗中松绑,开发商竟然声称“一人竟可贷35套房”。如此“回暖”,有多少是百姓购买力的真实反映?又将为未来埋下多少隐忧? 三团迷雾已经化成楼市里的“隐形的翅膀”,带着房价扶摇直上…… 经济学家易宪容说:现在一些概念都是开发商自己编造出来骗人的,舆论应该炼就火眼金睛,帮助民众辨明真相。 关于楼市,老百姓的疑问还有很多:楼市是不是消费市场?老百姓是不是消费者?市场尊敬不尊敬消费者的权利?消费者有没有权利看清这个市场,谁又为普通消费者打开楼市的天窗?谁应当肩负起“消费者的慧眼”的职责? 无论是火爆还是低迷,楼市一直被呼吁要理性,要维稳。缺乏完善的监管,难有健康、诚信、透明的楼市。(成露) 2、“小阳春”余温继续 天津上周商品房量价齐升 5月18日至24日,天津商品房市场的成交再度量价齐升,二手房市场则相对平稳。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小阳春余温带动价格上扬的结果,购房者还应理性看待市场变化。 商品房成交涨两成 经中原投资顾问部对房管局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上周本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33.2万平方米,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