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晓渝《汉语音韵学概要》讲座:绪论声母部分文字稿.doc

曾晓渝《汉语音韵学概要》讲座:绪论声母部分文字稿.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曾晓渝《汉语音韵学概要》讲座:绪论声母部分文字稿

关于[绪论]的字幕: ? 大家好,我叫曾晓渝,是南开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音史、汉藏语言历史比较和语言接触研究。在这里,我为大家讲授的课程是汉语音韵学概要, ? 首先讲绪论。第一点学科释名。汉语音韵学,又称为“汉语声韵学”或者又叫“汉语历史音韵学”,这是一门研究汉语从古到今 ? 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状况及其发展的学科。汉语音韵学概要这门课程,它的主要内容,既要讲授传统音韵学,又要讲授现代音韵学。所谓现代音韵学,是在传统音韵学的基础上,融入了历史语言学、音系学、 ? 语音学、方言学的理论和方法。音韵学是古代“小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是文字学和训诂学的基础。中国传统语文学统称为“小学”。“小学”是关于启蒙识字教学的学问。 ? 隋唐以后,它分为了三个门类: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音韵学后来还包含有“等韵学”的内容。1898年马建忠所著的《马氏文通》出版,从此中国开始有了语法学。以上是简要介绍了 ? 中国传统小学的基本的内容和我们这门课的学科释名。下面讲第二点,学习目的。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帮助我们对于汉语的各种语音现象,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就如同要深刻认识 ? 英语的各种现象,需要学习古希腊语、古拉丁语一样。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会常常遇到汉语字音的问题,唐代杜牧有一篇著名的《阿房宫赋》,恐怕人们常常要问,“房”是读作páng还是读作fáng好呢? ? 还有,出土帛书《老子·下篇·德经》里面有几句:“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为什么这个里面要用“免”作为“晚”的假借字呢?这就涉及到“古无轻唇音”的音韵学知识。 ? 第二点古诗吟诵。宋代辛弃疾的词《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这首词它用的是入声韵的韵脚字,这个里面有说、葛、雪、发、月,作为韵脚字,今天读来,这首词是很不押韵的, ? 但是宋代当时是押韵的,为什么呢?因为这首词所押的是入声韵,古代入声韵字的语音特点在今天普通话中已经发生了变化。又比如,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词》里面有几句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这里面的“斜”应该读作xié 还是xiá ?也还是有争论的。xié在古代它是属于麻韵三等字,这类字发声演变到普通话里面它的规律是ia变成ie韵,不过呢,现代的闽方言、赣方言、吴方言当中, ? 还有些保持着古代麻韵字,比如说“斜谢写借”等等这些字ia韵母的读音。第三点大型汉字、汉语辞书的反切注音。比如“中国”这两个字的注音,在《汉语大字典》第一辑里面,它是这么注的:“中,《广韵》陟弓切, ? 平冬知,冬部。”在《辞源》的第一卷里,“国,古或切,入,德韵,见。”这些古代音韵的注音和一些韵母、声母的代表的标注,是应该怎样理解呢?这还是要利用音韵学的知识。 ? 第四点方言分歧。在北方官话当中,有好些字它是可以两读的,比如说“学”,又可以读成xiáo,“觉”也可以读成jio,“雀”也可以读成qio。这些口语当中两读的字其实它在古代有共同的特点,它们是二等见组的入声字。又比如, ? 北方话与南方话的语音差异。就“南开大学”这四个字,天津话是读成nan45 khai21 ta53 (ue 45广州话呢,是nam21 h(i 55 tai22 h(k 22。仔细看音标,我们就能够注意到,比如就是“南开大学”的“南”,广州话它是nam,收m尾的, ? 又说这个“南开大学”的“学”,广州话它是说收—K尾,这个和普通话和天津话差异是很大的。那么汉语各个方言之间,是否有语音对应关系呢?第五点形声字。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绝大部分它是形声字, ? 比如同一个形声字的这个声符,比如说“非”,以“非”作为声符的形声字,有读“辈”,也有读“菲”,也有读“排”的。另外一个例子,比如说“兆”,“兆头”的“兆”,它作为谐声偏旁,它的系列谐声字,既有读“兆”的,也有读“晁”的,还有读“桃”的。同样的声符, ? 为什么声母差别那么大呢?对于以上若干点,关于汉语字音的问题,如果我们学习了汉语音韵学的知识,那么就基本可以找到答案。当然,我们这门课是汉语音韵学概要,由于时间和环境所限,我们不可能把这个非常详细的知识 ? 全部介绍给大家,只能,是讲授其中最基本的知识。绪论的第三点是研究材料。就现代语言学观点看,汉语音韵学实际上就是研究汉语的语音史, ? 那么,也许有同学要问,古人的语音一发即逝,而汉字又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可以直接从字形分析出字音来,那么怎么知道古代的读音呢?因此,在具体讲解汉语语音史之前,这儿有必要说一说 ? 研究古音的材料问题。古音研究的材料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历代的韵书和韵图。韵书实际上是古人按音序编纂的词典,韵图则是古人编制的声韵调配合的音节表。 ? 这两类材料都能够系统地反映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