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科:从绿色和平组织案例看NGO与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失序”
从绿色和平组织案例看NGO与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失序”
——兼论舆论监督主体回归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wo cases related to the Greenpeace and the media’s role in the consensus supervision. By analyzing the anomie phenomenon, as well as its formation, appeared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 and the media, the author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essence of such chaos condition laid in the struggle for interests. Such struggle was due to the lack of legality and legitimacy, and the desire for both. Furthermore, since the NGO and media’s legitimacy existed in their identity as the public representatives, the author emphasized that the subject of consensus supervision should return to the public. Through their positive interaction, the NGO and the media could arouse people’s Citizens consciousness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thus fulfilling the aim of elevating both sides’ legality and legitimacy while reducing the negative effect of delegitimacy simultaneously in every possible way. All of these together will propel and finally be unified in the democratic process.
摘要:
本文首先对绿色和平组织与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两则案例进行了介绍,分析了NGO与媒体在舆论监督互动中的失序现象及成因,得出失序的实质是利益的争夺,根源在于NGO和媒体各自合法性(主要是法律合法性与社会合法性)缺失与需求的结论。进而指出NGO与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合法性在于它们作为广泛民意代表的身份,强调舆论监督主体应回归于民众。其方式是通过媒体与NGO的良性互动,在舆论监督中唤起公众主体意识与公众参与意识,达到提升各自合法性以及尽可能消减伴随这一过程的“去合法化”负效应的目的,而这一切将共同推进并统一于社会民主政治进程。
关键词:NGO;媒体;监督失序;舆论监督主体;
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中文译为“非政府组织”,最早见于1945年签署的联合国宪章。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第三部门(Third Sector)等用语所指称的实际含义跟NGO大同小异,在一定程度上可换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上国家权利从中央到地方的分散,经济上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以及社会领域中个人自主性的提高,都为民间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转型期中国出现或加剧的多种社会问题,比如环境问题、失业贫困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也对中国民间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提出了需要。
NGO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活动情况比较典型。世界著名环保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于1971年成立于加拿大温哥华,“它以非暴力主义的工作方式,强势而卓著的媒体工作,使环境保护在大众媒体的眼中,成了一场英雄式的战斗和一场戏剧性的景象。”绿色和平中国分部于1997年在香港成立,在北京和广州设有项目联络处。10多年来,绿色和平组织、自然之友、绿家园志愿者等环保NGO通过与媒体合作,共同推动了在华环保领域的舆论监督进程。
媒体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公众了解这个世界并发表意见,几乎都是通过大众媒体来完成的。仅就环保领域而言,“没有大众传媒就没有西方环保运动。媒体天性就是要寻找那些刺激的,比如传奇、丑闻,灾难,警醒的事件,而环境领域总有这样的素材可以提供”。
然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水利工程项目划分导则.docx VIP
-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S101 矩形给水箱.pdf VIP
- 05mapgis三维地学构建工具建模流程.pdf VIP
- 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及纤维增韧复合材料桥面铺装施工应用指南 发布稿.pdf VIP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pptx VIP
- 青葡萄科技桌面虚拟化技术白皮书v30.docx VIP
- 小学生班会学生安全教育PPT课.pptx VIP
- 2025年高考俄语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完整版(含听力mp3).pdf VIP
- 星星火炬引领成长主题班会课.pptx VIP
- [黑河]2024年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林业和草原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3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