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与发展
河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与发展 主讲人:杨向明 河南省图书馆网络技术部主任 2008.12.16 “共享工程”背景材料 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缩小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解决农村基层文化生活匮乏问题,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全国性共享,2002年4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正式启动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共享工程”实施以来,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各级财政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李长春、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共享工程”十分重视,先后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对其实施意义给予充分肯定,指明了工程前进方向和发展思路,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 “共享工程”目的 此项工程是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传播、建设先进文化的大型的公益性的文化网络工程,旨在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卫星宽带传输和光盘将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 “共享工程”意义 共享工程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对迅速扭转中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将起到极大的作用,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施“科教兴国”“以德治国”的战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共享工程”总体目标 实现网络联网“135”计划,即实现1个国家中心、30个省级分中心、5000个以上的县、乡、街道和社区基层网点的联网。 完成以百万册件文献共建和“四个一优秀作品”为核心的数字资源建设,即完成100万册文献、1000台优秀地方剧目、1000部优秀美术作品、1000部优秀音乐作品、1000件珍贵文物的数字化,并提供网上服务。 通过文化信息资源联合目录,建立网上文化信息导航系统,利用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以及基层中心组成的网络开展服务。 “共享工程”国内建设情况 2004年2月,中央发布的8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让健康的文化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进入校园、社区、乡村、家庭,丰富广大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进一步推动“共享工程”的进展,经中编办批准,文化部已正式成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作为工程的管理机构。另外,文化部还将把“共享工程”纳入国家对社会文化的评估体系和评价体系,把工程建设情况作为各个地区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 为加强领导和协调,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建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各地也纷纷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全国各级文化部门对“共享工程”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组织实施;各级财政部门也积极支持和配合,共同推进工程的顺利开展。 基层中心及资源建设 截至2007年底,全国建立了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2010个市、县支中心,7462个乡、村基层服务点,1214个其它系统的基层服务点,共计10720个。另外,文化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合作共建、建成基层服务点42万多个。 到2010年的时候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城乡全覆盖,也就是“村村通”的任务。 国家中心资源总量达到13.6T。电子图书30409种,约340万册。电子期刊1616种,500万篇。视频节目15916部,9450小时(包括603部电影)。音频节目359种(集)。 国家中心加工的数字资源内容涵盖历史、文化艺术、法律、科普、卫生保健知识和生活百科等领域;全国文化共享建设的资源总量也达到65TB,建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资源库。 四川:2002年7月启动,目前共建有九大数据库,容量达600GB。基层中心已建成49家。从2002年起资金预算770万,目前实际已到位250万,2004年预计到位300万。对投入在10万左右的县级图书馆,省中心有3万的奖励资金。 湖北:2002年7月启动,目前共建有21个数据库,容量达50GB。基层中心已建成70家。从2002年配套资金共1500万,共中省中心800万,目前已到位400万。仅已建成的投资在65万以上的基层中心就达10家。 陕西:2002年7月启动,目前数据库容量达33GB。基层中心已建成10家,2004年预计建成16家,加上国家中心“1+1”配套工程,2004年新建成应在32家以上。目前资金已到位190万,其中省中心170万。2004年预计到位100万。 (2004年1月数据 ) 包括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农民进城务工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