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浅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浅见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对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浅见 钟毓敏 (四川省邻水县北城学校 四川 广安 638500) 【摘 要】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诗歌的发展入手,谈出对诗歌教学的看法:首先要重视诗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是关键,在诗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作大幅度的调整和改进是途径。 【关键词】 诗歌教学 培养兴趣 调整和改进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02-057-0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勃中强调: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我以为初中诗歌教学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目的。指导学生欣赏一首好诗, 能使读者激动、振奋,更能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陶冶他们的情操。为了让我们的时代更美好,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满诗情画意,笔者认为应该大力繁荣诗歌创作,提倡读诗、爱诗,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学生抓起,从学校抓起,加强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才能为繁荣诗歌创作打下基础,本文就此谈点浅见。 一、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诗歌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新中国成立以后,诗歌创作获得了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诗歌创作的题材、格式、方法得到了新的探索,大胆创新,各级诗社、诗刊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仅笔者所在的广安市,就有市诗词学会和5个县级诗词学会,会员近千人。市诗词学会先后编辑出版了《广安诗词选》、《历代名人咏广安》、《当代人咏广安》和30多期会刊,帮助会员出版了《情倚蜀水》、《七情六咏》、《谷台吟草》等诗词专辑,指导广安师范校的诗教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中对诗歌教学则一直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在刚刚试用的这套试验修订本之前的中学课本中,古典诗词寥寥无几;前几年,高考试卷中的名句填空突然被砍掉,据说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相当多的教师对古典诗词本身就未搞通,讲解以及几乎全部训练和测试包括试卷中的所谓诗歌鉴赏题,大都是敷衍了事,有的甚至是在糟蹋诗歌和教唆学生厌恶诗歌。 面对新形势,重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对于继承发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帮助学生陶冶情操,繁荣诗歌创作,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通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培养学生对诗歌的趣味,让中华诗词走近大中小学校园,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蒙上一层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 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趣味,是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首要任务。趣味是可以培养的,语文教学理应担负起这项工作。语文学科不是工具,它的任务是培养使用工具的人,或者说是为人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古罗马政治家和哲学家塞涅卡说:一个人可以是好医生、好统治者和好语法家,但没有美德就不可能是一个好人。 同样,一个人可以是技术精英、政治领袖、媒体英雄抑或是普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等,如果他的精神是贫乏的、灵魂是空虚的、心灵是苍白的、头脑是混沌的,那么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完满、有用和幸福的人。语文教学正是要让人们的头脑、精神甚至灵魂变得澄明、丰富、深刻和美好起来。 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正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感觉到人生是干枯的。语文应该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一门学科,但如果排拒诗性和诗意,就会变得干枯、丑陋,让人目不忍睹。 笔者在有限的诗歌教学实践中,有意给学生补充了很多课外的诗歌作品。在备课时,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读了很多诗歌,自己首先被深深吸引了:我们这个民族曾经出现过这么多伟大的诗人,留下了这么多光辉的诗篇;而他们的生平遭遇又何尝不是一篇篇不朽的乐章啊。 然而,数理化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哪有时间和精力从容涵泳;他们没必要喜欢,试卷中就那么几分。这两个问题不解决,语文教师纵有三头六臂,也无能为力啊!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高考或中考的杠杆作用,把语文教学导向充满诗性光辉的坦途。 三、有些人在抱怨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学生在抱怨要背诵的东西太多,教师在抱怨教参对课文的分析语焉不详,看来语文教学改革的阻力确实不小。笔者认为,新教材要求的新观念、新方法,当然也要求有与之相应的新语文考试制度。 笔者认为应该在诗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作大幅度的调整和改进。比如说讲宋词,应该首先让学生了解两宋词坛的概况,以帮助学生获得一个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再重点介绍几个词人,重点讲解课本上的词,除讲内容、意境外,还应讲词的特点、作法,还可组织学生学习填词。其余的让学生自己去看,并辅之以各种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比面面俱到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